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能够相逢相知 ,是缘分。  只要真心爱过 ,便是白头偕老。这样的文字从骨子里来说是拒绝释义的。并非至玄至妙 ,反倒过分直接、透明 ,平淡到几乎没有什么意义。只剩下语码本身和从中滚动出来的那颗朴质真挚的平常心。《舞缘》“内容十分丰富 ,但却完全没有内容似的。它是无法复述 ,无法说明 ,却只能让读者自己去感觉”(别林斯基语 )。一种感悟 ,一种心境 ,一种稍纵即逝 ,却又微妙复杂的情绪皆以一种平和、恬淡的心情将其过滤、洗涤。她运用最平常的字眼和质朴的语言对情绪体验进行充分的描述。在她那里 ,每一种情绪都能用一种语词的音调平…  相似文献   
2.
陈染是当代著名的女作家,也可以说是唯一坦然于自己的性别,并不讳言自己的女性主义倾向的写作者。由于她对极端自我的关注和视写作为个人的行为,使得她的写作表现出鲜明性别特征和意识倾向。她所关注所感兴趣的并非是大问题、大现象,她个人的生活和生命经验是她写作至为重要的来源和思考对象,而这些又必然是凸现着她自己的眼光和心灵的某个“古怪女人”的故事及萦绕于其中的那种神秘的女性主义色彩。这种独特而鲜明的女性主义色彩给中国文学带来转折性机遇,在女性文学转型中占据着无人可代的先锋地位。她的先锋性即在于她对同性爱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国维说 :“《红楼梦》者 ,悲剧中之悲剧也。其美学价值即存乎此。”《红楼梦》的悲美价值即在于全篇自始至终笼罩一种虚空和宿命的感伤氛围。曹雪芹之所以呕心沥血写这部奇书 ,亦是为了表达“一种无可奈何的人生空门的悲叹 ,一种不可救药的末世衰颓的感伤 ,一种犹如梦幻般缥渺难寻的愁思 ,一种梦醒了无路可走的苦痛 ,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探索”。他笔下的艺术形象都洋溢着人生空幻的感伤情调。林黛玉是曹雪芹用生命塑造出的不朽的艺术典型 ,诗人的气质是她独特个性的一个动人心弦的侧面。甚至可以说 ,在林黛玉孤傲的灵魂里 ,发挥其聪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