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2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肌苷发酵液和提取液中肌苷和次黄嘌呤的含量。使用YWG-C_(18)(250×4.0mm,id)固定相。以甲醇-水(12:88V/V)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5℃。在6 min内完成满意的分离。力法快速、灵敏、重现性好。肌苷和次黄嘌呤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6和0.9963。  相似文献   
2.
提问是一个教师应具备的技能,但并不是每个教师都会恰当地提问,往往很多教师整个课堂都充满着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从而导致课堂学生建构不了知识,教学目标无法有效达成;有经验的教师,在提问技巧上更具有启发性和有效性,能够用启发性的问题主宰课堂,能够用有效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提高问题提问的有效性呢?教师要高度注意自己现在的提问方式,注意思考平时课堂教学中提问,思考教学中是否你的提问有误导、混淆或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至少有5类问题能够误导学生的思维,因为这些问题不明确,带有混淆视听的信息。在教学中要避免提这类问题。下面就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不恰当问题举例说明,仅供参考。1查证式问题,即学生已经知道答案或者只要查找工具书就知道的问题这类问题往往教科书中有现成的答案,只要学生去查找即能得到答案,从知识分类角度来看,都是属于称述性知识,学生只要了解就可以了。倘若教学中反复出现此类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无非就是要学生去查书,然后读出来,意义不是很大。就象某些学校老师的公开课,课堂上有问有答,学生回答都很正确,气氛很是热闹,实质上学生思考了吗?能获得什么?既然学生都知道了,是否还有教学的可能。因此,教学中应该少提或者不...  相似文献   
3.
提问是一个教师应具备的技能,但并不是每个教师都会恰当地提问,往往很多教师整个课堂都充满着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从而导致课堂学生建构不了知识,教学目标无法有效达成;有经验的教师,在提问技巧上更具有启发性和有效性,能够用启发性的问题主宰课堂,能够用有效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4.
“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是高中生物学中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对教材中复杂的实验装置及材料进行了改进,利用注射器和西林瓶的搭配增加实验装置的气密性,使用微量移液器添加试剂,使得实验在简便易行的基础上更加准确高效,从而保证了实验的严谨性,有助于学生发现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