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2.
3.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认真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3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十条经验,表明我们党在吸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回归历史唯物主义.2008年,胡锦涛同志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的十条经验,充分展现了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中对历史唯物主义创造性的运用与发展.新中国成立60年的经验证明,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法宝.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科技、信息技术的异军突起,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已没有其历史舞台。“穷则思变”,转换教师角色毋庸置疑。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角色转换只是喊在口上,没有落在实处,语文课表现尤为突出。那么,语文教师应如何落实角色转换,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的:一、变向积累,不越俎代庖。基础知识的积累,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不需赘述。但如何积累,方法不同,效果迥然。比如字词,成语的积累,传统的作法是:教师在上新课前,列出生字、生词表,教师给出正确的注音、释义,要求学生课外掌握。这种做法很显然缺乏科学性。因为教师列出…  相似文献   
5.
面对我国当前"矛盾凸显期"所出现的大量社会问题,党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径是:构建社会应急机制,着力保持社会稳定;提出狭义的"社会建设"新概念,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理论基础;从"大社会"着眼、"小社会"入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对这个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大家都没有异议。但如果从矛盾内部的基本属性,即同一性和斗}性上进一步探讨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问题,就众说纷纪,莫衷一是。现在哲学界摒弃了过去否认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片而强调矛盾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承认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这是花费了巨大的代价才认识到的结论,也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更为深刻的表现。然而,事物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人的认识山是如此。  相似文献   
7.
8.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的量变过程中部分质变”的原理,在分析新世纪新阶段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科学发展观的每一个内容都可以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思想中找到理论渊源,同时又有新的理论提升。科学发展观是破解发展难题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是凝聚人心民意的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