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比喻的连用在修辞学上叫博喻,使用博喻,不仅能取得一般比喻具体形象的修辞效果,又有增强语言的气势,更好地揭示主题,使文章更富有形象魅力。  相似文献   
3.
陶渊明的田园诗,使田园风景、农事劳动第一次在文人的创作中得到充分歌颂,诗人把自己的"整个人格"融入其中。他把自己的胸襟气韵贯注于外物,使外物的生命更活泼,情趣更丰富;同时吸收外物的生命与情趣来扩大自己的胸襟气韵。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从平凡的生活素材中营造极不平凡的思想意境,开创了诗歌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4.
散文文体形式美具有流动、清新两大基本特征.流动美不仅表现在内在情绪、意蕴的寄寓和抒写上,表现在形象的创造上,还表现在语言的变化方面;清新美,不仅表现在思想情绪的活跃、新鲜和语言文字的洗炼方面,还表现在构思、结构、描写手法以及文体形式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方面.  相似文献   
5.
比喻就是打比方,它利用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处用一事物来比另一事物。比喻用得好,能把抽象的事物说得具体形象,把深奥的道理说得通俗、浅显。那么,怎样用好比喻呢?一、比喻要新颖相传第一个用鲜花来比喻少女的人,受到人们一致的称赞,被誉为天才;第二个套用比喻的人,则被人们讥为庸才;等到第三个套用比喻的人,就被人们斥为蠢才了。这种说法未免夸张了些,但却切中要害,其中真意是提倡比喻的新颖独特。所以,比喻要独特,要不落俗套,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我们拜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很难看到用俗了的重复出现的比喻,他总…  相似文献   
6.
古代文学教学中处理古今关系应遵循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和古今对话的原则,在把握古代文学真实面貌的基础上,让古代文学向当代社会开放,实现领会原典与回应现实的统一,使古代文学教学焕发出应有的生气和活力,赢得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