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金国忠 《考试周刊》2008,(18):79-8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21世纪的高考数学试卷已经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去年高考数学试题就已鲜明地反映了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念,那就是从学生未来发展出发,力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人人都能获得有价值的、必需的数学.高三的数学复习作为基础数学教育的收尾阶段,亦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开拓创新.具体来说,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当今的热门话题。但我国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普遍缺乏 ,据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和中国科协的一份调查报告称 ,我国青少年具有初步创新人格特征的仅占 4 .7% ,具有初步创新能力特征的仅占 1 4 .9%。究其原因 ,社会“浮躁病”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可低估。浮躁是创新的大忌。一、浮躁搞不好创新时下社会“浮躁病”的一个显著特点 ,就是急功近利 ,急于求成。“十年磨一剑”的意识弱了 ,“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情况少了 ,恨不得“一口气吃成胖子” ,许多人不下苦功 ,好寻捷径 ,草率马虎 ,华而不实。据《当代》《十月》《北京文学》《上海文学》等期刊…  相似文献   
4.
心理效应给德育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工作面对的是学生 ,是活生生的人。学生除了有物质方面的需求外 ,更有心理上的需求。作为教育者 ,如果对心理学知识一无所知或者学而不用 ,那是搞不好德育工作的。多年来德育工作实效性不尽如人意 ,这是个重要原因。本文谈“南风效应”、“皮革马利翁效应”、“马太效应”等心理效应给德育工作的启示 ,以期提高其实效性。一、“南风效应”———方法不同 ,结果大相径庭“南风效应”是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 ,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 ,看谁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能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寒风凛冽、冰冷刺骨 ,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  相似文献   
5.
线性规划题型已从单一走向综合,从显性走向隐性.考查的知识涉及其他内容,考查的思想、方法更是无所不包,以其他知识为背景通过较为隐蔽的形式考查线性规划知识的试题已成为试卷中新的亮点和综合考查点.许多有关线性规划的试题,并没有明确指明目标函数与可行域的有关条件,本文就此类问题作了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6.
实习,尤其是毕业实习,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搞好毕业设计、写好毕业论文的先决条件,是走上工作岗位前的“真刀真枪”的大演习,是中专生学习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现在不少中专学校由于本校实习场地难以安排,企事业单位又不愿接纳,就干脆把学生放回家,让学生自找单位,发一张表格交给学生,由毕业实习单位写上鉴定,盖上公章,就算完成了实习任务。笔者所在学校就有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家长,对带孩子所要付出的艰辛肯定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惟独没想到家长是个很没面子的角色,似乎只配被学校呼来喝去.孩子小时,家长免不了要接送.但学校似乎从不考虑家长的时间如何安排,是否宝贵.学校心目中没有家长,还把教师应尽的责任推给家长.“陪读“,是每个家长都经历过的.默写生字、背外语、检查作业、试卷签字等等,老师布置的,家长即便有意见也不敢违抗,出于无奈,只得照办,惟恐孩子“吃不了,兜着走“.   ……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作为家长,对带孩子所要付出的艰辛肯定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惟独没想到家长是个很没面子的角色,似乎只配被学校呼来喝去。孩子小时,家长免不了要接送。但学校似乎从不考虑家长的时间如何安排,是否宝贵。学校心目中没有家长,还把教师应尽的责任推给家长。“陪读”,是每个家长都经历过的。默写生字、背外语、检查作业、试卷签字等等,老师布置的,家长即便有意见也不敢违抗,出于无奈,只得照办,惟恐孩子“吃不了,兜着走”。老师向家长告学生状的事,在我们周围更不少见。不少家长常因孩子淘气而被老师“勒令”到校,接受训斥。回家后,…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及数学教学中,“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说是数学的心脏.而“问题”的解决往往寓于观察、联想之中,观察是基础,联想是思维的翘膀,它们是解决“问题”的必经之途.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从现有知识出发,通过观察和联想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德育实效性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育实效性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大难题。本文想从“除草和种庄稼”、“盐和汤”、“崇高和世俗”等三个角度进行辩证思考,以期改进德育的实效性。 除草和种庄稼: 德育重在建设 “除草和种庄稼”,讲的是一个故事。一位哲学家用几年功夫培养了一班学生,他把弟子们带到旷野之中上最后一堂课。哲学家问道:“这旷野上长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