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灯谜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明高雅的文字游戏,也是民间文学花园里一枝色彩诱人、异香扑鼻的奇葩。灯谜这个名称产生得比较晚,但是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耐人思索地创造出委婉语义,则可以追溯到汉字和汉文化的起源。谜  相似文献   
2.
晚清时期灯谜活动非常活跃,各地成立了不少灯谜社,影响较大的有北京的北平射虎社、隐秀社,上海的萍社,武汉的寅社.各类报刊如《申报》《文社日报》《消闲报》《新小说杂志》《东方杂志》《小说月报》等,都按期载有谜录、谜话,或辟专栏,或作补白.……  相似文献   
3.
魏晋南北朝时,制谜和猜谜成了文人斗智的游戏。如《三国演义》里有两则描写曹操出谜的故事:一是曹操叫人建造花园,竣工后他去观看,看毕在门上写一个“活”字,杨修心领神会,立刻让人把门改窄了。原来“门”中写“活”就是曹操嫌门太“阔”了。二是曹操收到客人送来的一盒酥糖,便在盒子上写上  相似文献   
4.
古文没有标点,学生要跟着老师诵读,学习句读。所谓句读,就是在句子需要停顿的地方用朱笔标一个红色的记号。记号分两种,一种是"√",叫勾,即句子的"句";一种是"。",叫豆,即逗号的"逗",后称读(音d7u)。句读就是古代的标点符号。如果没有句读,句子就没法读通。古代文人富有想象地把这种古代的标点比作"红豆"。  相似文献   
5.
晚清时期灯谜活动非常活跃,各地成立了不少灯谜社,影响较大的有北京的北平射虎社、隐秀社,上海的萍社,武汉的寅社.各类报刊如《申报》《文社日报》《消闲报》《新小说杂志》《东方杂志》《小说月报》等,都按期载有谜录、谜话,或辟专栏,或作补白.……  相似文献   
6.
1932年,报考清华大学的学生,在国文考试的时候,发现碰上了一道怪题:对对子。出了上联,要求对下联,上联是"孙行者"。此题难倒了绝大多数考生,据说只有三个人对上了,其中有一人对的是"胡适  相似文献   
7.
晚清时期灯谜活动非常活跃,各地成立了不少灯谜社,影响较大的有北京的北平射虎社、隐秀社,上海的萍社,武汉的寅社。各类报刊如《申报》《文社日报》《消闲报》《新小说杂志》《东方杂志》《小说月报》等,都  相似文献   
8.
9.
我国灯谜源远流长,远溯上古时代汉字的产生和黄帝《弹歌》的出现,距今约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到春秋时期出现灯谜的雏形“度词”和“隐语”。“谜”这个字,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里还没有,直到宋初由徐铉补了上去。他注释说:“隐语也,从言迷。”说明“谜”就是利用迷离的语言来传递信息。把真意隐藏起来。所  相似文献   
10.
灯谜至明代日臻成熟,形成了一些谜语制作和猜射的特定体例,并从此利用文字形体或意义的变化来猜字或词语的灯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