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沅陵县七甲溪、大合评、落坪三个乡,是白族人聚居的地方。这里风俗古朴,民情淳厚,互助精神极强,团结起来帮助某家解决一件或两件大事、难事,都是司空见惯的。比如挖生地、锄苞谷草、插秧、打谷子、起新房等,都兴讨“白工”。特别是女儿出嫁后刚刚成家立业,生产上有困难,回娘家讨‘’白工”,送“白工”者更加踊跃。讨“白工”表面上是无偿劳动,其实是一种互助互利性质的变工形式。甲家讨“白工”,乙家送“白工”,讨了多少次,送了多少回,各人心中有数。谁多送几个“白工”,谁家少讨几次“白工”,白族人均不计较。每当遇到有人…  相似文献   
2.
沅陵白族哭嫁习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沅陵白族姑娘出嫁前,兴唱哭嫁歌。  相似文献   
3.
沅陵七甲溪白族人爱好养鸟,谁家不养鸟,不管家中怎样富有,别人也不会羡慕。那家养有一只赛场夺冠的鸟雀,那才是受人羡慕不已的财富,主人的知名度立即大增。未婚小伙子若不会养鸟,连媳妇也难以找到.庄屋坪村的钟美林相中了一个心上人,开始三次托媒人说亲,女方父母均不答应,钟美林无法,只好提着精心饲养的那只画眉到女方家,将画眉挂在门前的树枝上,用铜哨子一逗。画眉的歌喉大开,这一叫女方父母乐了,走近画眉笼边,左瞧瞧,右看看,眉开眼笑,连声赞好,这门亲事这就样定下来了。瓦庄溪钟清春从12岁起就开始养鸟,现已71岁,家…  相似文献   
4.
沅陵的巫傩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巫傩文化是我国古老的文化系统 ,它影响辰州 (今沅陵 )万年历史 ,给沅陵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辰州三绝、辰州符和以辰砂为主要原料的炼丹术 ,替巫傩文化增添了腾飞的翅膀 ,在沅陵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根基 ,筑就了沅陵巫傩文化博物馆。傩有跨越人类多种社会制度的漫长历史 ,有处于各种时间、空间的表现形式 ,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至今尚未破解的历史文化信息 ,而今民间仍传承着若干神奇的傩技 ,群众喜闻乐见的傩戏和一些令人费解的特异功能 ,被旅游部门开发为亮丽的景观。  相似文献   
5.
<正>自1840年英帝国主义的大炮加鸦片轰开了中国的国大门之后,世界列强接踵而至。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侵略军攻陷北京,逼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其内容除了割地、赔款之外,还规定保护“基督教”在华的各种活动,允许他们的传教士在全国各地建房、传教。 同治九年(1870)六月十一日,在天津的外国传教士,残害我国儿童数十名,激起公愤,人民捣毁教堂,惩治了传教士,酿成震惊全国的“天津教案”。光绪二十六年(1900)以前,仅湖南省境内,就发生了临湘、衡阳、来阳,衡山、常德,澧州、湘潭等地教案。咸丰十一年(1861),衡州与长沙  相似文献   
6.
<正>湖南省沉陵县马底驿乡1986年发现一部罕见的《谢氏族谱》,书长33厘米,宽21厘米,有两种版本:一种是同治三年陈留堂刊印的八本版;另一种是光绪三十四年玉树堂刊印的12本版.扉页上是歌颂谢氏源流的联语.上联是:“东山本本千年茂”;下联是:“宝树源流万代兴”.装帧均十分讲究,扉页后面有历代帝王对谢氏名宦的诰命和敕令,四周框以龙凤图案;地理图记详述历代迁徙经过以及祖坟、祠庙所在地;其后绘有大量的人物像,都是曾经身居高官显爵的谢姓祖宗画像;职官表中详细记录自秦代以来历代谢姓为官简况.  相似文献   
7.
巫傩面具是巫傩文化的最大特点,傩人以及信仰者把面具视为神物,是沟通人、鬼、神之间的工具,是鬼神的灵魂,是宗教意识化的凝聚物。面具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巫傩面具显示了傩文化、傩戏的不朽魅力。它以独特的韵味体现出上古初民的生命观和浪漫的想像力,成为一座沟通蛮荒时代与当今岁月的桥梁。  相似文献   
8.
沅陵县七甲溪、大台坪、落坪三个乡,是白族人聚居的地方。这里风俗古朴,民情淳厚,互助精神极强,团结起来帮助某家解决一件或两件大事、难事,都是司空见惯的。比如挖生地、锄苞谷草、插秧、打谷子、起新房等,都兴讨“白工”。特别是女儿出嫁后刚刚成家立业,生产上有困难,回娘家讨“白工”,送“白工”者更加踊跃。  相似文献   
9.
我国境内流行的丧葬习俗多种多样,有土葬、水葬、火葬、挂树葬、鸟兽葬,还有一种奇特葬俗——悬棺葬。  相似文献   
10.
<正>一、信神敬祖 沅陵大窝坪民家人(白族)信奉三元教。三元指上元(农历正月十五日)、中元(七月十五日)、下元(十月十五日),主要祭祀活动有“解结度关”、“正月游神”、“赶会赛神”等。民家人还特别敬奉本主,大合坪、七甲溪供奉的本主有三:大老爷王朋凯,红脸,俗称红脸爷爷;二老爷钟千一,黑脸,俗称黑脸爷爷;三老爷谷均万,白脸,俗称白脸爷爷,都用樟木雕塑成神像,除了做“三元教”、“游神”时请他们光临外,哪家有喜庆或灾难之事,也将他们“请”来家里,卜吉利、求医药,望保佑逢凶化吉、消灾免祸、四季平安。在民家人看来,三尊佛像中,尤以二老爷最为灵显,因此,接请二老爷的人亦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