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高中地理新课标下,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一环。如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呢?本文从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正地理教育从根本上讲,是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的思维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养成地理思维习惯。地理思维是一种怎样的思维?又如何去培养?下面谈谈我的看法。一、学生应具备的地理思维的主要特性1、区域性:区域性主要是剖析不同区域的内部结构,揭示不同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在中学地理教育当中,有很多知识  相似文献   
3.
4.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关键是抓好成本核算与控制。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中,成本管理直接影响到企业利润的多少、投资决策的正确与否、因此,我们应从成本控制入手,把财务管理抓实、抓好,把企业的经营管理质量推向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自身诸要素之间的和谐,指与社会存在和发展相关的各种关系之间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前提下的,反映和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所必须的.能使自然、社会、人自身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身形成的一种相互融洽、彼此适应、相辅相成关系的社会发展状态和关系。从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魏特林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者毛泽东、邓小平,对社会和谐思想都有程度不同的论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