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杨贤江同志(1895—1931)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杰出的青年运动领导人。从1914年到1930年问,他曾在《学生杂志》、《教育杂志》等刊物上,发表了大量有关教育和青年问题的文章(论文、短论、通讯、答问等),以高度的革命事业心和极大的热情关怀、指导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并且创造性地进行了无产阶级德育理论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杨贤江同志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最早地以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为指导,系统地研究德育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中,除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本质的理论进行翻译、研究、著述外,并以极大的精力深入到德育论、教学论、学校体育卫生等教育学的具体领域中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工作。对我国无产阶级教育理论建设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本文仅就杨贤江的德育思想试做初步探索,以期引起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我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同志,在其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活动中,十分重视文艺作品对青年的教育作用。早在二十年代,他在许多文章、书信中发表了一系列精辟的见解,并且针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一九二三年他在给楼建南的一封信中明确地表示“我当然不反对文艺,我且主张青年应有爱好文艺性,因  相似文献   
4.
早在二十年代,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同志,就已提出了“全人生指导”这一重要的教育原则。这是杨贤江同志运用唯物辩证法揭示教育规律的光辉典范,也是他对无产阶级教育理论建设的一大贡献。“全人生指导”是贯穿于杨贤江同志有关青年教育、青年修养论著中的一个基本思想。他在许多文章、书信中,曾从不同角度作了较全面的论述。他主张教育不应当是单纯的“书本教育”,而应当是“人生教育”。他的“全人生指导”的思想,就其总体的、基本的方面来讲,是要求对青少年的教育,必须坚持德、智、体的和谐发展,反对“以为德、智、体是  相似文献   
5.
结构概念在科学研究中应用得相当广泛,无数事实说明,结构不仅是一个具体科学概念,而且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哲学范畴。研究九年义务教育学生质量评价的结构与功能,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 九年义务教育学生质量评价的结构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任何由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都可视为一个系统。九年义务教育学生质量评价就是这样一个系统。  相似文献   
6.
纪念逝者,是为了激励生者,让逝者不逝的思想和精神发扬光大。今天我们纪念杨贤江同志,应当继承和发扬他的哪些精神呢? 贤江同志生活在中国现代史上大动荡的本世纪20年代前后。当时的中国,列强瓜分、军阀混战、人民涂炭,马克思主义刚刚传入,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现代教育史上,杨贤江对青年教育理论做出的贡献是学术界所公认的。他的“全人生指导”是一个包括教育目的、内容、原则、方法、途径在内的科学的教育思想体系。其中,在教育内容上又形成了一套以指导青年树立“正确人生态度”为核心,集立志、正身、求学,健康、办事、生活、消遣、交友、恋爱、择业、自我修养于一体的完整结构。正如杨贤江所讲:“要知道,人生的内容有涉及理智的,有涉及情感的,有涉及实行的,有涉及运用体力的,有涉及训练思想的,入校求学是在学习生活上所需各种的知识以及态度、嗜好等等,  相似文献   
8.
李岚清副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总结讲话中,以不容置疑的态度说:“基础教育必须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这就把基础教育“转轨”问题明白无误地摆到了各级政府和全国教育工作者的面前,每一个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人都必须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作出明确的回答。 一、“转轨”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在学校中,教师对于学校老板可以是纯粹的雇佣劳动者……老板用他的资本交换教师的劳动能力,通过这个过程使自己发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26第444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