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钱慧萍 《上海教育》2000,(6):13-13,25
第二轮课改实验,以探究型课程为重要突破口。我校在探究型课程开发中,深切体会到:探究型课程必须以儿童喜闻乐见的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为基础,以激发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为前提.从而启发学生探究的愿望。小学阶段,从6岁到12岁,各年级学生能力各异,因此,我校在制订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评价等方面,能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人而宜。一、探究型课程的目标低年级(1~2年级):让学生体会同学间合作的快  相似文献   
2.
我们以课程改革和学校教学改革的需要为依据,注重校本研修与科研的结合,把教学中的问题转化为科研课题,组织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主动性,强调把研修威果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校本研修的针对性。我们把反思课堂教学存在问题,作为校本研修的起点,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校本研修的目的,并以此来检验校本研修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在探究型课程内容开发中,如何体现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集中指导相结合,我们的做法是: 一.教师直接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讨论达成共识,引导学生进入探究状态现在的孩子,特别聪明,他们早已从课外吸收到了很多知识的“养  相似文献   
4.
二期课改要求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生动、主动地在课堂上活动起来,这就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思想与课堂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校长对课程改革的领导,落脚点应该在课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校长要注意充分发挥领导集体的智慧,引领教师在课改实践中,冲锋陷阵、勇于探索、追求成功。为了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具体实施了“四、三、四”工程建设。“四”,即从“四课”抓起。一抓备课(集体与个体互动),一位教师主讲→请每个人说想法(智慧分享)→共同讨论,针对大家的想法,讨论  相似文献   
6.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颁布以来,学校德育获得了一个全面重视、有序推进的有利时机与良好的氛围。大家在学习与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对加强学校德育重要性与使命感的认识。由《上海教育》理事会主办的“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题研讨会(小学专场)”在向阳小学举办。参加此次研讨会的有全市三十多位关心和致力于小学德育工作并取得较大成效的校长。与会者畅所欲言,对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发表了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7.
钱慧萍 《现代教学》2011,(7):139-140
我校是一所位于老城区的普通小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投入了极大的心力,但收效甚微。如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真正将这门基础课程落实好?这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在参与《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和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找到了方向。探索和实践“一文两课时”的教学方法,成为我们落实小学语文课程,实现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从2007学年第一学期起,在全市小学一年级入学初期设置2—4周学习准备期,这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在小学启蒙阶段的具体体现,也是对适龄入学的孩子认知规律及教育规律的有益探索。根据上海市教委的精神,一年级的入学准备期应成为:小学新生从幼儿到小学生的角色转换的“缓冲期”,平稳适应的“过渡期”,踏上学习旅程尝试幸福行走的“哺育期”。  相似文献   
9.
10.
在探究型课程内容开发中,如何体现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集中指导相结合,我们的做法是:一、教师直接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讨论达成共识,引导学生进入探究状态现在的孩子,特别聪明,他们早已从课外吸收到了很多知识的“养分”,而且也具有一定的能力。因为起点比较高,给教师的选题也带来了困难。“问题”过于深奥,学生不能理解其意,更无法完成课题研究,久而久之学生会减弱对“问题”研究的兴趣。可选题过浅的话,也很难激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