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正>过去近20年,芬兰学生在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每三年开展的PISA测试中,科学素养成绩一直非常出色,常年稳居OECD国家前三——2000年排名第三,2003年、2006年、2009年三次蝉联第一,2012年排名第二,2015年、2018年排名第三。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雅里·拉沃宁(Jari Lavonen)教授曾从“学”与“教”两方面指出了芬兰科学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在学的过程中,重视实践性、探究性学习,通过实验和调查探索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2.
<正>积极心理学理论贯穿整个芬兰教育系统,教育工作者更多地给予孩子正向反馈,更加关注孩子的优势和成就,以此来培养乐观、自信、有自我效能感的孩子。2023年3月,《世界幸福报告》新版出炉,芬兰己连续六年被评为全球最幸福的国家。然而,芬兰人的抑郁症发病率在北欧国家中最高,但北欧国家都没有显著高于其他发达国家。芬兰有超过50万人在人生的某一阶段患有轻度或重度抑郁症,这一数字约占全国人口的10%;其中约两成的青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发生过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3.
钱文丹 《上海教育》2023,(26):54-57
<正>芬兰幼儿园的数学思维培养方法便是将数学融入日常活动中,让数学动起来,与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孩子们能够主动、自主地在玩耍和实践中学数学。芬兰哲学家埃萨·萨里宁(Esa Saarinen)曾言:“许多人不遗余力地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并且对他们所做的事情充满热情。不幸的是,他们大多数都还没满七岁。”孩子们在玩耍时总能进入这种状态,他们全情投入其中,感到快乐。  相似文献   
4.
钱文丹 《上海教育》2023,(14):64-67
<正>芬兰这种“自然而然”养育方式让我渐渐意识到,一个生命体存活在这个世界,总会面临与万事万物的关系,比如生命与气候、生命与水源、生命与大自然的关系,人类从幼崽开始就要学习如何与这些事物相处、共生。我做过这样一个计算,芬兰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约有16个人,每个芬兰人拥有21棵树,每29个芬兰人就拥有一个湖,每30个芬兰人就拥有一座岛。这就是芬兰——国土面积70%以上是森林,10%是湖泊,家园就坐落在森林、湖泊、岛屿的环绕之中。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让自然教育无处不在。无论是普通家庭的育儿日常,还是幼儿园的活动安排,以及社会机构的兴趣班,都会带孩子走进林间和湖畔,这也让芬兰从幼儿园开始培养孩子的自然素养。  相似文献   
5.
<正>芬兰为什么让孩子从小接受多语言教育?除了大脑的开发,还有其他深层次的考虑吗?芬兰孩子从小学习语言的策略是什么?语言只是交流的工具吗?芬兰幼儿园是如何设计语言活动的?背后是否有一些策略能为我所用?解开这些谜团,或许能为中国幼儿园的母语和英语教育提供新的理念和实践做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