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各国文化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绛重访     
阮仪三 《新读写》2013,(7):120-122
2012年7月初我率遗产保护志愿者劳动营在平遥梁村活动,新绛文物局局长盛邀重访新绛古城。  相似文献   
2.
有一个笑话您大概听说过:一位考古学家在一位农村老太太的手中发现了一个用来喂猪的陶盆,它原来是一个古董。于是他就对老太太说:“你把这个留着,明天我用钱来买。”考古学家一走,老太太就开始琢磨了:“这样一个旧陶盆居然还能卖出价钱,如果我把它刷上一层油漆,明天看起来不是更好看,还可以多抬高一点价钱吗?!”听到这个故事的人都会笑话老太太的无知,但是实际上老太太的故事却在一个更大的范围重演着。问题是,当她手中掌握的不是一个旧陶盆,而是一座古城;她要做的也不仅仅是刷一层油漆,而是推倒城墙盖新楼……这个笑话就有点让人笑不出来了。幸亏中国有不少像同济大学建筑城市规划系教授阮仪三这样的人,他们凭藉一腔的热情和专业技能,挽救了一座又一座古城,而我对阮仪三的采访也就在江南水乡周庄进行。  相似文献   
3.
上海人的骄傲,就是上海犹太人保护区.1934年希特勒上台以后,把所有的犹太人抓起来,全部赶出去.当时其他的国家都不敢接受,因为希特勒很猖狂.所以这些人都是流民,没有身份,没有护照.当时有一个著名的中国人,他是驻奥地利总领事,叫何凤山.他斗胆签了一千份犹太人到中国去的护照,结果来了4万犹太人.  相似文献   
4.
5.
我出生在苏州,在苏州长大。旧时的城墙,时至今日,依然历历在目。我曾写过题为《苏州的城墙》的文章,发表在2002年《苏州杂志》第4期上。在这篇文章中我曾回忆说:“在1958年以前,苏州的城墙还相当完整。  相似文献   
6.
保护周庄古镇的艰辛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期“笔谈”的主题为“城镇化进程中的古村古镇保护”,是有感于当前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大批中国古镇古村遭到急剧损毁和面临绝迹的形势而选题的。中国的古村古镇不仅数量多、分布广,而且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利用价值重大,或誉为“民间艺术的摇篮”,或比作“东方聚居文化的瑰宝”。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在乡村城镇化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古村古镇的风貌在快速改变,特别是其中一批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的古村古镇在不断毁坏甚至消逝,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深关注。一个物种的绝迹固然是人类地球的重大损失,但是,一种文化的毁灭同样是地球人类的重大损失;绝迹的物种还有可能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复生,然而。消逝的文化永远不可能失而复得!即使我们未来的城市化程度再高。现代建筑再多,一座座失去历史记忆或者没有历史记忆的城市将是我们未来城市的悲哀。参与本期笔谈的4位专家。将从不同的侧面带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8.
乌镇余韵     
乌镇位于江苏与浙江之间,古名乌墩,因其地较周围隆起如墩。乌镇此名最早见于唐代,吴越时又因戍兵于此,称乌戍。所以称“乌”,是古人因此地土质色深,黛而肥沃,遂以乌名之。 乌镇繁盛时分五栅,即东栅、西栅、南栅、北栅、中栅,实际上就是由十字河形成的十字街。河侧为街。北栅较早衰落,后以西栅最兴盛。这些老街路面都由长条石板铺成,木作门面,现存用排门板的大多是商  相似文献   
9.
10.
我是搞古城保护的,我这一生保了很多古城,有的是成了,有的是败了.你们看这张图,这是宋《平江图》,就是宋代的苏州城市图. 白居易的诗里有“红栏三百九十桥”,现在苏州古城,完整地留存了平江路,花了气力把这块地区完整的宋代格局留存下来了.苏州的古城为什么会留下来,主要它有合理的规划发展——东面新加坡工业园区,西面一块高新技术区,北面一块乡镇区,南边一块湖镇区,新城发展在外面,老城在中间不动,这是很重要的规划流程,但是我们很多的城市都忘记掉了.请大家看看福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