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陆嘉淇 《培训与研究》2009,26(4):54-55,65
中晚唐文人的“卖文”现象还是极个别和偶然的阶段,尽管某些谒客以“卖文”的方式与达官贵人交往,但他们更多的是将“卖文”作为一种体现自身才华,实现个人价值的手段,而南宋江湖派诗人多数以卖诗为生,却也并非完全心甘情愿。从两者卖文现象及其诗作中,我们能捕捉到其“卖文”的心理转变过程,由对“卖文”行为的旁观感叹,到由自身的“卖文”行为生出的罪恶感和自卑感,再到自嘲自讽,最后到客观冷静又不乏自信的态度面对现实,甚至表现出了一种豁达的胸怀。  相似文献   
2.
中晚唐文人的“卖文”现象还是极个别和偶然的阶段,尽管某些谒客以“卖文”的方式与达官贵人交往,但他们更多的是将“卖文”作为一种体现自身才华,实现个人价值的手段,而南宋江湖派诗人多数以卖诗为生,却也并非完全心甘情愿。从两者卖文现象及其诗作中,我们能捕捉到其“卖文”的心理转变过程,由对“卖文”行为的旁观感叹,到由自身的“卖文”行为生出的罪恶感和自卑感,再到自嘲自讽,最后到客观冷静又不乏自信的态度面对现实,甚至表现出了一种豁达的胸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