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排列组合问题是高考必考内容,近年来高考命题已逐步趋于多样化,但在高考试卷中一般仍以选择题或填空题形式出现。它联系实际,生动有趣,但题型多样,思路灵活,不易验证。怎样指导学生复习好这部分内容呢?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将题型与解法归类、识别模式、熟练运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常用解题方法1、(1)审题;(2)判断分类还是分步?分类相加,分步相乘;(3)判断排列还是组合?有序排列,无序组合。2、较复杂的问题需设计出完整事件的程序,依需要分类(互相排斥)或分步(互相关联),而每个程序都是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然后逐步解决。3、排列问题的常用…  相似文献   
2.
定势是指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一种预先的心理准备状态,它使人们以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进行认知或作出反应,并影响着问题解决时的趋向性。这种趋向性,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起到正效应;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带来负迁移。鉴于思维定势具有两重性,所以应努力培养学生有利于正效应的思维定势,防止思维定势的负迁移。所谓迁移,就是对一些问题的解决影响到另一些问题的解决。如果迁移是消极的,对过去解决问题的老经验、老办法,不利于甚至干扰对当前问题的解决,那么这个迁移就是负迁移。我们经常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法则,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