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今晚,我想到了你——冰心老人,在遥远的天国,你好吗?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你终于可以歇歇了。那里,有你热爱的蓝天碧水,有美丽的小天使,可爱的小动物,你一定很快乐吧?  相似文献   
2.
音乐是美的艺术,儿童音乐更是通过有规律的音响运动,诉诸听觉,在学生脑海中形成音乐形象,来再现高雅美好的情感或积极向上的生活。因此,在人类的文明史和教育长河中,音乐一直发挥着其独特的功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观。是时代的要求。然而如今,铺天盖地的流行歌曲已经成了  相似文献   
3.
4.
1995年7月29日,中央统战部、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组织的,由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理事长王治国率领的光彩事业考察团首批奔赴西藏。带着对西藏的种种困惑、好奇,踏上了这块神奇的土地……  相似文献   
5.
香菱执著学诗、废寝忘食、茶饭不思的劲头着实吸引了读者,令人为之感叹。不过,我认为在欣赏《香菱学诗》时,不能只关注香菱,要想真正明白曹雪芹的用意,领略曹雪芹高超的艺术技巧,必须绕到香菱的背后。  相似文献   
6.
陆薇薇 《文化遗产》2023,(3):128-135
20世纪80年代,面对日益严峻的公害问题,日本民俗学者开始了环境研究的探索,主要体现为生态民俗学、民俗自然志、环境民俗学的三个潮流。然而此后相关研究并未能进一步展开。另一方面,近年来日本民俗学研究出现的一些变革或转向,如日常研究、个人生活史研究、vernacular艺术研究等,为环境研究提供了新的路径与方法。结合“四大公害病”之一的水俣病个案来看,不难发现,物的创作与个体叙述相互交融,共同构筑起个人及当地的日常。同时,其也令将水俣病视作非日常的我们反思自身的日常,质疑所谓的理所当然,为当代民俗学式的环境研究提供了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语言之一.音乐以它无比的威力让一代又一代的人为它入迷,为它心动,为它几乎疯狂.可是,我们小学音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却不时地会遇到这样的困惑:有些孩子对音乐兴趣不浓,常心不在焉,教学效果总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如何能使学生喜爱上音乐课,我在课堂教学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8.
吴未未  陆薇薇 《文教资料》2015,(4):187-188,184
二十一世纪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对人们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日本教育部门出台并实施了英语教育政策改革措施,重点放在提高国民的实际英语交际能力上。此次改革的主要特点是决策自上而下、注重应用能力、活用外部资源,以及强调母语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