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杰出数学家庞加莱指出:"创造恰恰在于不作无用的组合,而只作有用的、为数极少的组合.发明就是识别、选择."那么,科学家又是如何去作出所说的选择呢?庞加莱说道:"数学的美感、数和形的和谐感、几何的雅致感,这是一切真正的数学家都知道的审美感……正是这种特殊的审美感,起着我已经说  相似文献   
2.
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厌倦情绪,纵使教师对课本的内容能够倒背如流,要想让学生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只能是一厢情愿.我们的身边有不少智力不算差的学生之所以沦落为"差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对所学科目不感兴趣,宁愿将智力投入到电子游戏上也不投入到学习上,而学生未能对所学科目产生兴趣,我想这与任课教师的授课有着莫大的关系,如同"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一样,教师讲课过于单调,只孤立地研究课文本身,而忽略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就难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将课本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  相似文献   
3.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教 师应注重对学生引导、疏通、点拨、激发,“引”在关键、“疏”在需 要、“点”在要害”、“激”在心坎,使学生和老师在思想与感情的 交流中,达到教学相长,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