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陈业祥 《考试周刊》2012,(75):51-51
随着社会改革的全面深入开展,教育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已向纵深进行。为使素质教育深入人心落到实处,《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阐述数学内容时大量使用“探索……的性质”这样的句型,频繁出现“探索”、“探究”之类词,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求学生在“学数学”、“做数学”的活动中突出探究性活动。因此,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着眼于新课改,积极主动地加强对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下面我谈谈在数学课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几点做法。一、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要把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放在首位。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树立“我要探索”的决心,为探究能力的培养提供思想基础。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兴趣、动机、理想、情感、习惯、品德和意志等。大量的数学实践证明,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优劣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往往过于注重学生成绩,因而智力方面培养力度较大,而对非智力因素则关注较少,培养意识淡薄。由于初中阶段是学生非智力因素逐渐形成并趋于稳定的关键时期.因此为了配合新课改的进行,数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挖掘教材相关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例如,初一刚学的图形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