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学语文教学》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号上周永沛同志的《“距闉”小考》,对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中《谋攻》一文的“距闉”提出考证,作了解释,认为“距闉”是“偏正式的合成词”,可释为“抗拒敌城的土山”,其理由概述如下: 一、“距”可通“拒”,因为《诗·大雅·皇矣》中有“敢距大邦”之句,“距大邦”的“距”是“抗拒”的意思,所以“距闉”的“距”也是“抗拒”的意思。  相似文献   
2.
英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作家查理斯·狄更斯的短篇小说《穷人的专利权》选入高中第五册语文课本,细读课文,有两个疑点: 一、“碰上时运不济,我的女儿夏洛蒂的孩子生病,或者祸不单行,两者俱来的模型也就只好搁在一旁,一连几个月也不会去碰它。”这“两者”指什么?“两者”的前边,“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