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作为唐人自选的盛唐诗的代表选本,《河岳英灵集》在诗型选择上,明显偏重古体,其中又以五古为最。本文对殷?的取舍依据进行探讨,认为:崇尚兴象、风骨、声律的诗学理念,促使殷?钟情古体,盛唐五言诗的成就和地位又使他偏嗜五言,前者形成取舍的主观标准,后者构成取舍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数词和量词是汉语词类中极有个性的两个范畴类,尤其是数量词在基本功能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篇章指代功能,学界的考察还相当不充分。文章立足认知语法,试图重新发现数量词独特的个性,先梳理数词的基本语义及其句法变异,而后探索量词的基本功能及其认知基础,在此基础上解析数量词篇章指代功能产生的理据,运用相关构式(construction)的"强制"(coercion)效应来解释此类现象。  相似文献   
3.
作为唐人自选的盛唐诗的代表选本,《河岳英灵集》在诗型选择上,明显偏重古体,其中又以五古为最.本文对殷璠的取舍依据进行探讨,认为:崇尚兴象、风骨、声律的诗学理念,促使殷璠钟情古体,盛唐五言诗的成就和地位又使他偏嗜五言,前者形成取舍的主观标准,后者构成取舍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作为道教圣地之一,天台山在唐朝享有特殊的政治和文化地位.在唐代诗人的笔下,这是一处不同凡俗的人间仙境.唐代莅临天台山的诗人,留下涉及道教的诗歌一百五十余首.这些诗对天台山的抒写,主要集中于两大体系:一为天台山的风物胜迹,一为天台山的道教宫观.诗人们正以此为核心营构诗歌的意境.大体上看,高峻辽阔、偏远险要、静谧幽冷、朦胧飘忽与清美和谐的意境,一起构成了天台山的“仙境”特色,而这也正是唐代有关天台山道教诗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5.
中国边塞诗源远流长。它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各部落间军事冲突为题材的歌谣;秦汉帝国建立后,边塞诗得到进一步发展;到唐代,边塞诗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盛唐,可谓“高潮中的高潮,巅峰上的巅峰”(黄刚师《边塞诗论稿》)。盛唐取得这种成就的原因多而复杂,尤与当时诗人的创作心态密切相关。本文拟就边塞诗人的心态,对盛唐边塞诗的创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作为唐人自选的盛唐诗的代表选本,《河岳英灵集》在诗型选择上,明显偏重古体,其中又以五古为最。本文对殷瑶的取舍依据进行探讨,认为:崇尚兴象、风骨、声律的诗学理念,促使殷瑶钟情古体,盛唐五言诗的成就和地位又使他偏嗜五言,前者形成取舍的主观标准,后者构成取舍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天台山道教在唐代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影响,这在唐诗里也有反映,有些作品记述了天台山道教的宗教行为,最主要的有导引服气、炼服丹药、研习经书、举行斋醮仪式等,这可以为天台山道教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