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小学数学应用题中的差比(已知两数之差和其中的一个数求另一个数)题与倍比(已知两数的倍数关系和其中的一个数求另一个数)题的解题方法都是取决于与已知数相比还是与未知数相比,这基中与己知数或未知数发生的关系体现顺逆原理。笔者运用顺逆原理解差比与倍比应用题显得十分顺畅,本文便是笔者就应用顺逆原理解差比、倍比应用题的一点探索,供同行们参考。与已知数相比属顺向思维,与未知数相比属逆向思维。差比顺向题多则加少则减,差比逆向题则反之;倍比顺向题用乘法,倍比逆向题用除法。这里略举几例以作说明。例1四年级植树230棵,…  相似文献   
3.
一题多解是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知识解题的思维大检阅。正确引导学生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有效途径。最近从《小学数学教育》1999年第5期中见到1道一题多题的题目,现结合该道题,就如何引导学生一题多解谈点肤浅的认识。题:某修路队要修一段长300千米的高速公路,前4天完成这项工程的15,照这样的速度,剩下的还需几天完成?类似这样旨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题经常可见到,或许是限于篇幅,大多只列举数种解法,未深究思路,且数种解法的排列呈现无序。教师看后心里没个谱,学生更是无从掌握。这…  相似文献   
4.
教材中的数学问题一般都具有完整的结构,即适量的条件,唯一的答案,相对程式化的数量关系。教材中虽有一些开放题,但量不多,很难适应当前教改的需要。教师在备课中,如何创造性地将某些数学内容设计为开放性题呢?1.设计条件开放。传统的答题模式多数是条件与结论一一对应的定式训练,解题时不必考虑条件的由来。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得到的信息对于某个具体问题而言绝大多数是无用的,必须善于从大量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因此有意设计一些条件过剩或不足的开放题会更好地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5.
方程法优于算术法。在小学阶段,教会学生在解简易方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会列方程解答应用题,既是提高小学生灵活解答应用题能力的基本要求,又是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重要措施。然而,多数小学生因受算术解法干扰,在学习过程中,列方程解题还是比较被动的。如何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