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国著名快板表演家王保和有一个段子,一开头就说:“北方人说话爱带‘子’,一说就是一串子……”.它幽默、风趣,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仍胎灸人口.虽然段子里用“子”(zi)(以下简称为“子”)夸张,可它表示“子”在普通话中使用频率之高是毋庸置疑的.当然“子”在现代汉语中有何作用,艺术家们是不会深究的,也不是他们应尽的义务.翻阅一些语言学著作,对“子”的探讨也都比较粗浅,除了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对“子”的构词形式进行了简单的归类外,其他语言学家和语言学著作只是在谈语素分类、轻声的作用时,提及过“子”,但也只不过是寥寥几笔,失之片面.也许正因为如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纂的《现代汉语词典》第1532页,竟将“子”作字头,其下罗列的全是以三声“子”开头的词条.此谬误虽贻笑大方,但也不足为怪.本文旨在从“子”的构词形式及其词汇意义进行分析归纳,从而总结出“子”的构词、构义之特点.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语法》一书由刘宝顺、徐秀珍编写、新疆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被指定为新疆高等院校的汉语专业教材.自一九九二年起,被我院采用.该教材内容系统性强、论述详尽,实例丰富,是一本比较理想的汉语专业语法教课书,深受广大师生所喜爱.但是,其中仍有一些语法观点,本人不敢苟同,故而提出来,与各位同行探讨,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教.  相似文献   
3.
歧义新探     
我国清朝初期的一位文人曾因“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而成了刀下鬼,其死之悲,其死之冤,实令后人扼腕叹息.勿需讳言,他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然而如果我们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诗人的文字(或言语发出者的言语行为)及特定的政治背景(或语境)进行咀嚼品味,会发现,该诗句表面看本无歧义,但受话人“释”之歧置诗人于死地,那么,该诗句也就有歧义的性质,笔者认为这类句子也应归入歧义范畴.笔者持此见决非标新立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