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语感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中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当今社会对其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实践出发对英语语感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促进当代大学生语感素质与技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中立政策破产后作出的必然选择,也是符合时宜的选择.这一举动给中国带来了三个方面的好处:取消了德奥在华的特权;停付或缓付了庚子赔款;参加了巴黎和会并获得某些利益.  相似文献   
4.
2009年笔者笔者顺利完成山东省“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模式研究”课题(B200624)的结项工作,本文以该课题为出发点.对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的研究理论及实证进行全面结项,以期对英语教学的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社会、学校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了更高要求。然而现实是,许多学生面对诸多压力,成绩低下,不思进取,缺乏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而缺乏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已经成为制约学生(尤其是城市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因此,解决这一问题也成为改变学生学习状态的关键环节。我们这里所谈的"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以下简称"动力")不同于"学习压力"。"压力"与"动力"是两个有本质区别的概念:"压力"源于外在的,其侧重于外部世界对于  相似文献   
6.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把“培养较强的阅读能力”作为第一层次的教学目标,然而教学实践中教师则重形态知识传授,轻语言技能培养。本文结合详实的教学实例具体地分析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三个环节,力求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与作者之间的一种主动的交际活动。  相似文献   
7.
陈剑敏 《中国教师》2009,(Z2):38-39
教育就是通过语言造就人才,语言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因素。教师的语言艺术是开发学生智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有特定的对象和独特的语言艺术,本文对教师语言艺术的含义、作用及特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8.
陈剑敏 《山东教育科研》2009,(17):F0003-F0003
国外双语教学分为三种模式:浸没式(学校使用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过渡式(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保持式(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本族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它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显然,由于中国的国情不同,前二种教学模式都不能完全照搬来用于我国的双语教学。  相似文献   
9.
<正>张剑平教授: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十七年,正如其他人文和社会科学一样,历史学特别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受社会政治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十七年"的历史学未能取得本应获得的更大的成就,其间也不断遭遇挫折,曾出现了教条化、简单化和以学术批判代替学术争鸣的恶劣风气,"文革"十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更遭受了空前的大劫难。新时期以来,史学界对新中国历史学作了较为深入的反思,出版了《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0.
人文主义理想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冷酷客观现实产生的剧烈冲突是莎士比亚悲剧的主题.本文结合人文主义理论,论述了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弘扬人文主义精神,倡导人性解放和自由,反对一切形式的封建桎梏,谴责资本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