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各国文化   2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启云 《中国文化》2004,(21):122-134
1995年8月,在台北市立图书馆举办的钱穆先生百年冥寿纪念专题讲演《钱穆师与思想文化史学》里,我提到钱师学术业绩中最重要的是他对思想文化——尤其是中华思想文化的精粹特色及其在人类文化史中的定位——的探究。事过八年,我希望值此机会,对这个命题再作反思,并补充一些论点。  相似文献   
2.
涟水县为促进全县的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去年开始,在全县开展了课堂教学优秀教师评选活动。为做好这项工作,学校、辅导区、县文教局都建立了评优领导小组。通过层层评优,最后从中学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五门学科中,评选出县级首批中学课堂教学优秀教师十八名。今年三月,县文教局对这些教师进行了表彰、奖励。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全县组织各级课堂教学优秀教师进行公开课、试验课共达四百二十五节次,对于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探求课堂教学规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2005年3月26—27日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协会主办的"儒家与中国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钱穆先生来马来亚大学任教四十周年纪念"的主题演讲。文章就钱穆1948年离开中国大陆前撰写的《湖上闲思录》关于"历史文化学"的论述与1950—2000年间西方学术主流的新论说进行比较,分析了钱穆与当代新儒家对儒学与中国文化的论说的分别,并申述了钱穆对西方思想文化(包括"后现代主义/文化批评")和"天人合一"说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指导老师     
谢天谢地,第一关总算过去了.我长长地嘘了一口气.原以为趁这实习期间可以好好地研究一番《夜与昼》,谁知竟遇上这么一位面慈心"狠"的指导老师,把我"卡"得几乎透不过气来.实习教案,她要一字一句地审阅,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见我的字写得不怎么样,她就拿小学生的作业本给我看,说小学生写字如何如何认真.你说气人不气人?教案上有几个优美词语是我搜寻了半天的灵感才得到的,还没跟学生见面全给她枪毙了.理由嘛,很简单,小学生太小,听不懂.真叫我伤透了心.碰上她,算我倒霉,无奈何,我竭力摆出一副虔诚的样子听她指导.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发展"国学"牵涉的方面很广,有文化上的问题,有历史上的包袱,有时人的心态,甚而有关当下国内学术和文教的整体(不只是体系)问题。我近年在国内用中文发表的文字牵涉到的方面相当广,也和这问题有些关联。2009年岁末我回美国家中度假,收到学术界同仁电子邮附寄的南开大学刘泽华先生等具名的一篇"宣言"式的文字:《把国学列为一级学科不妥》。以我在英美学术界工作三十多年的背景,反思近百年来中国受西化影响下所建立的教育和学术体制,认为从(一)在邓小平先生领导下中国近三十年来改革开放的实际经验,(二)近十多年来中国高校的演变与现状,和(三)西方近数十年来"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批判的视野来看,刘先生等的看法还有可商榷的地方。本文略为论列。  相似文献   
6.
1995年8月,在臺北市立圖書館舉辦的錢穆先生百年冥臺紀念專题講演《錢穆师與思想文化史學》裏,我提到錢師學術業績中最重要的是他對思想文化--尤其是中華思想文化的精粹特色及其在人類文化史中的定位--的探究。事過八年,我希望值此機會,對這個命题再作反思,并補充一些論點。  相似文献   
7.
历史“知识论”与西方史学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的"知识论"对史学和理学理论有着持久的影响,古代希腊和罗马文化的"理本"传统,近代欧洲的"人本"趋向.科学实证主义和专业历史学的产生,反理性思潮对史学的冲击,以及近几十年来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史学的批评,无不与"知识论"有关.以"知识论"为基础的西方史学理论总的倾向是否定历史理性,其所论不无道理,但总的说来不失偏颇.  相似文献   
8.
陈先生,您是国学大师钱穆的弟子,能否请您先给我们谈一下,您是如何走向治史道路的,以及您的治学理念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一文中提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合作能力、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 作为教师,如何对待和纠正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中的错误,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历史发展分期的问题与历史上社会领导层的结构和文化整体的演变密切相关。此三者又与人们对历史文化的理念互为表里。本文综合马克思对历史文化结构性的分析、韦伯对此的功能性的分析、和儒家与新儒家对"士大夫"的理念,论析中国传统政治、经济、学术、文化的精英领导阶层——"地主、学士、官员"的三合一领导层——的建构和演变,析述从西周的封建贵族至战国秦汉时期的"士"、魏晋六朝隋唐的"士族",至两宋时的"士人"和明清的"绅士"的多元建构和多种功能。本文以"领导层leading stratum"代替"统治阶级ruling class"的用意,是减低一些非学术性的意识形态价值成见,和聚焦在积极功能的分析。文中分期的析述,包括:(一)西周和东周的"封建"制度和"贵族"社会的实体和本质,(二)先秦封建的解体演化到"士为四民之首",(三)西汉时期:由"能事其事者"的士变为"学以居位"的士,(四)后汉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士族,(五)宋元以来社会领导层的转变。并附论中国西周的封建贵族与西欧中世纪封建贵族的异同,和韦伯研述的"bureaucracy"与国内通用的"官僚主义"的重大歧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