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探讨了人们对文学理论课的理论品性存在的几种错误认识,分析了导致这些错误的具体原因,并对文学理论课的理论品性给予了比较系统的描述和体认。  相似文献   
2.
海子的早期短诗《亚洲铜》,充斥着诗人对亚洲这块土地的信赖与怀疑、热爱与叩问等复杂情感力量的对抗。在这矛盾情感力量的对抗中,表现出海子在群体生存困境前全力抗争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冰心的作品始终致力于博爱思想。在尽情的赞美母爱、童心、大自然的过程中,冰心的小诗也显示出浓重的生态意识。她以轻婉温柔的笔触展现了宇宙、自然和生命本身的魅力,于和谐的大爱之中不断地唤醒着人们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4.
柏拉图基于他的三重世界所产生的互相对立的诗学观念,否定摹仿的诗,崇尚迷狂的诗,坚持理想国的诗。文章通过对柏拉图这些诗学观念的讨论,揭示了他对于诗的是非恩怨的矛盾性态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对象学哲学和当代宇宙学的联系中阐述了世界的实践形态的实质。认为人的类特性及其实践的存在方式的根本性质就在于它是人对于自身的超越性,人对于自身的超越性是一种自觉自由的自组织功能。它驱动人的类特性及其实践的存在方式内在地、不可逆地趋向于整个外部世界产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对象性交换;产生全面的对象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文章着眼于艾青关于诗的具体言论,从四个方面阐论了艾青文体论的核心概念——诗的散文美:即新诗与韵文无关;新诗的语言根本是在于表达形象的;新诗的音韵与语言形象表达的关系;“散文美”与“诗的散文美”的关系。文章最后总结出艾青的“诗的散文美”的具体含义。  相似文献   
7.
于坚的诗歌展示了自然事物与生命本身的魅力,本文从于坚的诗歌中的“尊重物性,回归生命本身”、“平等姿态中的说话人”、“自然神性的确认——对自然的敬畏”、“真实的原生态语言”四个方面对其诗中所蕴含的生态意识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8.
从接受美学的视角,通过对孙良绝命诗四个不同本的具体解读,论述了不同本在历时性接受中发生变异的原因,以及变异发生的时间次序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朱雷的真正价值在于他的关东地城风情世界的诗性构建。本文着重评价朱雷的三部诗集,历史地把握他成为最出色的关东风情诗人的过程,覆其创作发展不同阶段上的差异,整体显示诗人关东风情抒情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阐述了诗的精神的实质,认为诗的精神源于诗人对人类终极意义的关怀。由此出发,文章探讨了诗与其他艺术的本质不同以及诗与宗教、哲学的精神联系和差异。文章最后简要说明了诗的精神衰落的社会根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