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67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279篇
教育   19650篇
科学研究   3130篇
各国文化   84篇
体育   1375篇
综合类   858篇
文化理论   196篇
信息传播   2891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440篇
  2022年   465篇
  2021年   356篇
  2020年   309篇
  2019年   313篇
  2018年   178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553篇
  2014年   2325篇
  2013年   1395篇
  2012年   1341篇
  2011年   1541篇
  2010年   1532篇
  2009年   1403篇
  2008年   1377篇
  2007年   1677篇
  2006年   1470篇
  2005年   1355篇
  2004年   1272篇
  2003年   1149篇
  2002年   1060篇
  2001年   790篇
  2000年   828篇
  1999年   522篇
  1998年   446篇
  1997年   434篇
  1996年   412篇
  1995年   387篇
  1994年   319篇
  1993年   201篇
  1992年   224篇
  1991年   197篇
  1990年   187篇
  1989年   186篇
  1988年   144篇
  1987年   134篇
  1986年   134篇
  1985年   132篇
  1984年   107篇
  1983年   111篇
  1982年   92篇
  1981年   45篇
  1980年   37篇
  1979年   31篇
  1978年   18篇
  1962年   13篇
  1958年   13篇
  1957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0年代初的香港。某报社编辑周慕云与某公司秘书苏丽珍新租的房屋仅一壁之隔。周的妻子常晚归,苏的丈夫常出差,懒得做饭的周、苏在街头面摊相遇,逐渐成了熟人。他俩的配偶成了情人的秘密使他俩走到了一起.道德的束缚使他们保持着礼貌的距离。他俩爱上对方,可苏不愿离开丈夫,周只身出走新加坡。苏给周打过电话,但欲言又止。几年后周故居重游,却与住在这里的苏丽珍失之交臂..... 这是个婚外情的故事。周、苏都是规矩的正派人,且受传统观念影响很深。隔壁邻居的便利使他俩相识,孤男寡女的寂寞使他俩靠近,双方配偶的背叛使他俩同病…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新闻战线》今年二月号《试论当代中国报纸的流派》一文中有关‘海派’报纸评价的一些观点提出商榷。为活跃学术空气,予以发表。  相似文献   
3.
4.
对我国文献情报学方法论研究的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6.
阅读课就是教师指导的读书课。朗读应该成为教师引导中的一种创造,“读”字应该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要读出理解,读出个性。以下就低年级如何用好朗读这个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谈几点自己粗浅的做法。一、联系生活,使学生更好地见文生义、见义生情低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缺乏的是不会从生活中提取、重组经验,有时还会受浅显的生活经验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有时候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总是读不出该有的感情,往往是因为学生没有找到体会的切入点,而这切入点正是叶圣陶老先生说的:“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  相似文献   
7.
子牛 《钓鱼》2004,(1):21-21
2003年11月7日,南京的朱钓友安排外地来宁的于钓友,去江宁区禄口镇前杨树湾刘家鱼塘垂钓,我陪同参加,吴钓友负责开车,一同前往。  相似文献   
8.
老国手杨官磷在弈林中厮杀了大半生,夺得银鼎金章不计其数,在众多的战利品中,他最钟爱的竟是一座并不起眼的小银杯。原来这奖杯还饱含着主人一段鲜为人知的不凡经历呢!  相似文献   
9.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是文学意义属性的两个相互依存的方面,在对话交流语境下,一个具体文学文本的意义具有无限开放的可能性,因而,文学意义的不确定性是无可辩驳的。文学意义的不确定性成因存在于动态的文学意义生成过程之中,本文旨在讨论文本传意过程中隐喻、象征的使用与文学意义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今年7月,我接到报料: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一位学生靠打工读完三年大专,并在毕业前考上浙江大学。 我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自强不息的典型。如果把文章写好,会激励年轻人奋发向上。于是,我顶着烈日到该校,对主人公沈勤勇及其同学、老师、校领导进行了采访。三天后,《台州晚报》“今日关注”版刊出了我精心撰写的整版报道——《有志青年读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