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本期起,本刊增设“一招鲜”栏目。请报社领导和编辑、记者把自己在办报或编辑、采访过程中行之有效的点滴经验、“鲜活招数”奉献出来,供同行借鉴、参考。文章要求内容生动具体,文字短小精悍,以1500字为限。欢迎踊跃投稿。——编者  相似文献   
2.
要说这个世界还存在什么没有限制的事的话,恐怕也只剩下想了。“精鹜八报,乙游万仞。”“我才知多少,将与风云而骈驱”。你尽可以海阔天空地想吧,随心所欲。这不,话刚说到这,我便想起一档子事来:给自己写本书,给通讯员写本书。 这不是做白日梦吧? 我到设计院那年,领导说:“给咱做个通讯员吧。”我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心想:不就是写稿吗,小菜一碟。可是一轮到见真“章”的时候,便糊涂了,写出的东西说是通讯不是通讯,说是散文不是散文,非驴非马,投出去犹如石沉大海。无奈,只好找书来读。什么《新闻写作知识》,什么《新闻采访学》,什么《我怎样做记者》……书就读了不少,就是不顶用。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去请教一位老通讯员。他说:“写报道嘛,主要靠实践,吃透两头,多跑、多记、多写、多练。”你还别说,他这招还真灵,第二年我便发了38篇稿件,名列陕西电力系统通讯员榜首。 那么,大多数通讯员为什么都觉得新闻书籍读了不解渴,学了用不上呢?我经过多年的思考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新闻采访和写作是一实践性很强的学问,仅  相似文献   
3.
探索是一种可贵的自学能力,喜欢探索、善于探索的人,会对问题深思熟虑,追根求源,不盲目相信现成的结论。在小学阶段就着手培养这种能力,使小学生从小就养成肯动脑筋、勤学好问,在独立钻研的基础上获得知识的良好习惯。这样,不但可以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勇气,而且还能够促进思维由具体形象向逻辑抽象转化。现以小学教材形体部分的教学为例,试谈培养小学生探索能力的简要过程。  相似文献   
4.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办头版也是如此,先要有好“点子”,好主意后才能抓到好题材。那么,好“点子”哪里来呢? 抓住四个特点,即抓住企业报的优势:地缘上的接近性、人际上的熟悉性、反馈上的灵敏性和读者的同一性。企业报和党报、行业报、专业报相比,虽然受到企业特定的区域性、专业性、比较单一的读者群和生产起  相似文献   
5.
为消解担心中国传统化被弱化的疑虑,通过逻辑推论、历史实证、现实选择、未来预测四方面的论证,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同时兼论了中、日在现代化路径选择过程中的不同化导向及其利弊。  相似文献   
6.
我这样说,似乎有点不合时宜。 我们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新闻工作者作为时代航船上的哨兵,自然要站在船头,发现新问题、揭示新情况、报道新事物。但是,历史是一个过程,新与旧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只不过是旧事物、旧情况、旧问题的发展和延续,不了解旧事物、旧情况、旧问题就发现不了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不研究旧事物、旧情况、旧问题.就无法把握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的生长点、地平线和临产期。这是其一。 其二,我们通讯员和企业报记者大都常年生活在一个相…  相似文献   
7.
多写身边事     
想当初,我学写新闻,一连奋斗了两个春秋,也没有收到一张采用通知单。妻子心疼我的身体,但我执意要继续写下去。妻便说:“你实在要写,就写写朱工吧”。我一想觉得有道理,干麻不写写身边的事呢?经过两天的采访,一篇通讯终于写成了。投到《中国电力报》,想不到十几天后就被采用了,我高兴万分。打那以后,我的笔更勤了,几乎每个月都有文章见报,体裁有消息,通讯、教文、诗歌,偶尔还搞一两篇小评论。里面说的事,大都是身边发生的。前年春天,我去参加一个能源  相似文献   
8.
9.
据说苏东坡有一种非常奇特的读书方法——“八面受敌”法,即从多种角度去读同一本书,用一种角度读一遍有一个侧重,直到有了感受换另一种角度读,如此反复多次。这种方法虽然看起笨拙,实际却很精明,有利于举一反三,各个击破。那么,新闻写作呢?一大堆素材摆在面前,是贸然动笔,还是反复琢磨?我看苏东坡先生的“八面受敌”法很有借鉴意义。苏东坡说:一本书的内容象大海一样,什么都有,不可能一下子把各方面的内容都理解了,吸收了,要逐次地读,分别加以理解。采访得到的素材,虽然不如大海宽广,却像一堆树枝、树叶,需要理一理。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采访中经常会碰到两种人:一种是见到你,非常热情健谈,有时甚至投你所好,要啥讲啥;一种是态度冷淡,不善言谈,甚至有意回避,拒绝采访。 我便碰到过这第二种人。他就是我院副总工程师、省劳动模范丁国强。 1984年,我担任《西北水电院报》记者不久,宣传部长便对我说:“多宣传一些模范人物,像丁国强,对工作兢兢业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对同志满腔热情。”其实,丁总的事迹我早有所闻,院里的人几乎有口皆碑。我也早有采访他的意思。不料,第一次采访便碰了一个不软不硬的钉子。 那是一个秋夜,我敲开了丁总的门。“你找谁?”我向他说明来意后,他客气地把我让到屋内,然后坐到桌前又看起了资料。为了打破僵局,我便和他谈工程,谈技术,谁知一连换了几个话题都话不投机。无奈,只好单刀直入,请他谈谈自己。他一听,立刻说:不要写我,要写就写其他同志。”然而,便又埋头工作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