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有了电视,我们看到的再也不局限于我们周围的世界。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视频的使用更方便快捷。现在的孩子自出生起就有机会接触到视频。针对婴幼儿的研究表现,婴幼儿存在着视频缺陷,视频条件下婴幼儿的表现要差于真实的现场条件下的表现。研究者一般从视频和现场在呈现和感知方式的差异以及婴幼儿行为认知发展的角度来解释。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现场和视频条件下的社会动作的观察是两种不同的神经处理过程,负责动作观察的镜像神经元系统在视频条件下不参与或者有限地参与,这些脑区的运动表征不能有效地参与感知、识别和理解动作的过程,从而影响到行为表现。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婴幼儿,成人同样如此。镜像神经元系统给婴幼儿的视频缺陷提供了神经生理的解释并为评估其影响提供了新的方向。因为镜像神经元系统对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非常重要,有必要全面地评估视频的广泛使用对国民素质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学生的外语(或二语)水平,很多国家降低了学生学习外语的年龄。这种做法和神经科学关于双语者二语习得起始年龄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相关的研究表明,早期的二语习得者其二语大脑加工模式类似于第一语言和母语单语者,而晚二语者的二语加工有激活脑区扩大、激活水平提高的倾向。早二语者更有可能获得接近母语者的二语水平。让学习者在较小的年龄接触外语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汉语是外语教育低龄化的受益语言,覆盖低龄学习者,帮助国外解决低龄学习者汉语教学师资问题应该成为汉语国际推广的重要内容。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界要加强针对低龄儿童的教学研究,建立低龄儿童汉语教学师资培训机制,以顺应国外外语教育的发展趋势,促进汉语国际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