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无论是黄河汛情的测报、防汛和引黄工程设计,还是水资源的统筹调配、使用费用征收,还是黄河治理开发研究,都需要以准确可靠的河道流量数据为基础。只有做到河道流量测算数据的准确,才能保证黄河防汛及水资源管理置于稳固的根基之上,才能实现决策科学正确、方案切实可行、运行高效有序、结果可测可控,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健康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维持黄河生命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重庆渣滓洞的实地考察,回顾了渣滓洞狱中革命烈士的先进事迹,对他们的精神进行了深刻反思与深入领悟。同时也把烈士们深沉思考和认真总结提炼出来的"狱中八条意见"与十八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八项规定"进行了分析对比,认为两者精神相通,使命相连,是我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3.
对高校品牌形象系统(UIS)理论中的理念识别系统(MIS)进行内涵分析,剖析了理念识别系统在高职院校中应用的意义,提出高职院校要在教育市场竞争中制胜,理念识别系统的构建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是影响政治工作实效的重要因素,而人格力量的影响更为突出。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品德、文化、才能等因素影响着基人格力量的发挥。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必须强化主体的品德修养,提高主体的文化素质,增强主体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陈银平 《文教资料》2014,(16):180-182
作者通过对感恩教育内涵与价值的分析,针对当前高校感恩教育的现状,详细分析了自身在执教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过程中对感恩教育的融入实例进行了过程分析,强调了教育者主体人格力量的影响、以孝文化为切入点及共情效应的使用是感恩教育在《思修》课实践运用过程中获得实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采用自上而下宏观体裁分析和自下而上微观语言策略方法,通过分析TOEFL议论文中语步特征,以及各语步中元话语使用情况,擦讨了托福议论文中元话语如何体现作者立场。研究结论指出,在完成托福阅读理解过程中找出论点、理解论据、发掘作者立场时常使用转换、强调以及模糊元话语。该研究有助于学生掌握托福议论文的宏观结构特征以及微观语言特征,更好地完成阅读理解,提高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