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陶兆宝 《教学月刊》2016,(Z1):65-67
人教社物理必修1教材第一章第3节是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的研究,是高中学生第一次将微元和极限思想结合起来,对较为复杂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进行研究,最终得出匀变速运动规律的位移与时间关系的表达式.教材首先通过"探究小车的运动  相似文献   
2.
由于数码相机、电脑的普及和相应性能的优化,为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提供了不同的呈现方式,对于有些动态物理过程,由于过程发生时间短、空间小,直接通过观察去研究较为困难,用先期制作好的图景材料缺少真实感,在课堂上对发生的物理过程直接记录呈现和再现,将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在很多学生都能熟练地应用数码相机和电脑,他们完全有能力参  相似文献   
3.
2010年上海高考试题第24题是一道圆周运动追击过程中的共线问题,开始网上的解答基本上为8次,在2011届学生复习过圆周运动后,我们让全年级学生做这道题,结果选正确答案14次的只占学生总数的16%,通过对本题的课堂探究,进行方法归纳,学生清晰地掌握了圆周运动追击过程中共线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4.
陶兆宝 《物理教师》2009,30(11):27-28,40
2009年江苏高考物理试题的题目新颖有深度,试卷结构保持稳定,试卷框架及知识结构与去年基本相同,注重考查能力,在2009的物理《考纲》中也强调了能力的考查,试题也充分体现了这种要求.试题体现了低起点高要求,很多题粗看比较眼熟,但细看能力要求较高.2009年的高考物理试卷未出现怪题、偏题,没有出现物理知识的重复,也未出现数学计算上的繁杂.在题型结构上并不陌生,电学、力学、三个选考模块的物理知识点考查全面.从选择题看,没有送分题,试题设置的背景与实际生活结合紧密.实验题考了游标卡尺读数、电学的电阻测量、力学中的探究加速度内容,均为重点实验内容,总体考查比较温和,设问有新意.  相似文献   
5.
陶兆宝 《新高考》2009,(12):16-18
物理学与数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应用数学思想解决物理问题是研究物理学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可以说谁能将数理完美结合,谁就拿到了打开物理学智慧大门的金钥匙,下面通过一些具体例子的探究能让我们体会到数学思想在物理解题中展现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一、高中课堂教学中增强探究教学效果的必要性 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以知识传授型为主的接受性学习仍然占有过大的比重,大运动量的训练、高知识容量的接收式教学取得的短期功利,对很多师生有很强的诱惑.以书本知识为本位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以教师为本位的教学使学生处于从属被动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物理课堂在让学生了解物理科学知识和掌握科学方法的同时,也应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品质、情感以及创新精神、合作精神、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已成为我们面向未来所作出的必然选择。本文将从课堂教学方面对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阐述,并试图通过具体的例子,探讨如何通过物理课堂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8.
批判性思维是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批判性思维开展论证式习题教学,让学生经历“初步理解—思考提问—探索求证—提升创新”的质疑论证过程,探索“模型建构合理性”和“物理结论准确性”,发展学生的分析理解、建构模型、质疑探究、推理论证、反思评估等素养,促进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专家思维。这样的教学是新高考背景下素养教学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