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体育   3篇
  2018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闻香识男     
《流星花园》捧红了F4,4个靓仔无一例外成为少女及少奶杀手;韩国的《野蛮女友》给女性的温柔之风一个十足的下马威。精致的男人,粗犷的女人,不知时下的流行风是否预示着中性将成为一种时尚? 没有了香水的存在,时尚就像没有上发条的钟,将永远停滞不前。——埃及社会学家罗莎·加蒂《香水时尚》  相似文献   
2.
体态语言也是人类社会交际的信息载体,是演讲语言的组成部分。演讲者不仅要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要善用动作、表情来辅助说话,也就是要善于用体态语言来表情达意。一、体态表达技巧的基本要求作为人类交际信息载体的体态语言,既要求准确、鲜明、生动,又要求端庄、高雅、大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是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于198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的。事实证明这一论断具有科学性,符合中国的发展实际。近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大力投入教育事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中国创造'的道路是稳步前进,取得了非凡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仪表是指人的身材、容貌、姿态等外在因素,以及由这些因素综合体现出来的气质和风度。而风度就是人们对美的仪表的一种衡量尺度,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与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个人特色的举止和姿态。事实上,仪表与风度就是一种无声的体态语言,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的内心世界。演讲者一上台,听众首先就是通过视觉,观察演讲者的形象。尽管演讲者还未开口,听众已经根据演讲者的仪表和风度,产生了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形成“第一印象”,直接影响着听讲效果。(一)仪表、服饰勿庸讳言,身材魁梧伟岸,容貌端庄英俊,五官匀称,体魄健康,令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5.
演讲的逻辑     
思维是演说的根本。思维方式恰当,语言准确,是演说成功的重要因素。如果思维混乱,语言暧昧,即使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听众也会不知所云,不明其意。演讲者必须做到思路通畅,推理合乎情理,语言准确、鲜明、生动,这一切与思维的逻辑性有密切的关系。优秀的演讲之所以能够成功,其重要  相似文献   
6.
关于上海,联想到的是精致,如王家卫那部电影《花样年华》,上海人的生活如同张曼玉在电影里频频更换的那几十身旗袍,令人眼花缭乱, 但每一身却都是那么眩目、光鲜。上海的酒吧多是清婉风格的,充斥着浓浓的小资情调。记得在外滩的一个哥特式高楼的顶层有一个  相似文献   
7.
概念,是给事物下定义的意思,演讲和概念是“相互配合”的“战友”关系,不信?听我给你讲。一、演讲与“概念”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的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由于事物本身总是发展变化的,人们的认识也总是由浅入深不断前进的,因而概念本身是灵活性与确定性的辩证统一。即概念是发展变化的,而在一定阶段上其内容又是确定的。使用概念必须保持其确定性,如果违反,必然导致混乱。概念由词语表达,由于概念和词语并非一一对应,生活中一词多义、多词同义的情况很多,所以运用词语表达概念时,必须细心区别,特别注意准确性。词语是交流信息的基础,词语表达…  相似文献   
8.
控制演讲的场面,应当特别注意演讲临近尾声时演讲者的自我形象对听众的影响。这也是很重要的。有些演讲者往往因为前面一直顺利,临近尾声时,自认为胜利在握,洋洋自得,显出高傲轻慢的样子;有的则自认为演讲不尽人意,产生浮躁情绪,表现出匆匆忙忙、草率收兵的样子;有些演讲者放纵感情,任凭意气,话已讲完却又添枝加叶,画蛇添足,拖拖拉拉;有的则认为听众注意力不集中,借机旁敲侧击,发泄不满;有的则虎头蛇尾,露出疲倦神情,话没有说完,就收拾讲稿……这些失误,往往造成听众情绪松弛,会场秩序混乱,使演讲失去光彩。临近尾声,演讲者要保持饱满的情绪…  相似文献   
9.
判断是演讲中表达思想或情感的基本形式之一。人们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常常要对某种事物或思想观点表示肯定或否定,这种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就是判断。演讲应富有感染力、说服力和鼓动性。演讲者要表达深刻的内容和丰富的感情,就要掌握判断的各种逻辑形式在演讲中的具体  相似文献   
10.
演讲活动来自演讲者与听众的互相作用。一方面,演讲者处于主导地位,听众随着反应;另一方面,听众的反应程度又是演讲者调节自己表达方式的依据。演说的期待与听众的满足,是演说者与听众心理相融的基本因素,而沟通两者的心理桥梁,正是信任与依赖。从某种意义上讲,演讲者的“第一印象”常常具有权威效应。如何把握住“第一印象”呢?一般来说,这与演讲者的性格、态度、能力、学识等有关。就性格而言,稳重、活泼、谦和、自信和幽默,能够赢得演讲者走近麦克风的瞬间,头微微侧向听众,脸露甜美的微笑,显露出心中充满的诚恳和激情,以坚实的步伐传递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