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根据当时的具体国情,在论及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时,提出在思想方面,共产党负担着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并帮助群众建设革命政权的任务;在实际工作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员要深入调查,领导人民群众取得革命胜利以及动员群众,开展经济工作和按照群众的需要领导群众前进;在统战方面,建立最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韩非的德法观是建立在"人皆挟自为心"的人性论之上的,他对儒家的道德仁义和"德治"思想的批判、对道德概念的法家式改造,并不是为了否定道德自身,而是希望通过法治实现理想的道德境界。韩非德法观发展的结果是以法为主、法术势相结合的统治理念的提出,其"德""法"观对后来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并对当代中国治国方略的抉择多有鉴借。  相似文献   
3.
相较于《易经》,《易传》散发出浓厚的人文气息,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其中,在政治伦理方面更是独具特色。通过"推天道以明人事""阴阳对立统一"“变易与不易”“崇德与广业”四个方面来诠释《易传》政治伦理的特点,以便对其政治伦理思想有进一步的深入和升华。  相似文献   
4.
《易传》散发出浓厚的人文气息,蕴含着丰富的政治伦理思想.天人合一、阴阳互补、阴阳基础上的人性善构成了《易传》的天人论、本体论和人性论,夯实了《易传》政治伦理思想的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5.
元伦理学的兴起已有百余年,它的出现的确在明确概念、理清逻辑推理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使伦理学研究日趋规范,为伦理学成为一个科学的学科奠定了基础,然而由于其在研究过程中过于注重纯粹的概念分析与逻辑推理,使伦理学成为"学院式"的学问,与现实严重脱离,失去了对社会道德生活的指导意义,致使其研究进入困境。  相似文献   
6.
作为外来文化的佛教,在行为规范上,与中国固有的儒家道德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随即面临着“冲突——融合”问题。随着佛教中国化过程的深入,佛教规范与儒家道德的渐渐相通相融,共同丰富了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