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 ,国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快速增长。从西方制度变迁理论的角度探究其原因 ,可把中国的改革归结为政府供给主导型为主的制度变迁。那么 ,为何中国没有采用西方需求主导型的制度变迁方式呢 ?  相似文献   
2.
全面考察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论及资本家管理劳动的观点,才能理解按生产要素分 配的合理性.价值的创造与价值的分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活劳动创造价值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并不矛盾.资本家的管理劳动具有剥削性和劳动性二重性.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素质教育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到国家发展的大计,影响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因此,探讨素质教育有助于各级各类学校树立民族忧患意识,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培养更多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4.
5.
透过“民工荒”现象看其问题的本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工荒”的出现,意味着农民工作为一个过渡性群体,已经演变到某种临界点。所谓农民工,通俗地说,就是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即其身份还没有或未能得以转换又在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农民工是一种身份与职业的结合。其中的“农民”代表他们的身份,而“工”则表明他们的职业。“农民工”的职业与身份的不对称,反映了一种极为矛盾的现实。只能用“边缘群体”这样的概念,才能较为准确地反映这个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