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发散性思维是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它的主要特征是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我们要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就必须从这三方面采取相应的方法. 一、培养“联想”习惯,提高思维的流畅性.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过程.学生具有善于“联想”的习惯,会为他们的思维加工提供丰富的“原料”,在思维的“量”上形成优势,思维活动会更加畅通无阻,机敏迅速.这种思维的流畅性正是他们发散性思维活动的起点.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加强“联想”的训练. 1.遵循知识结构,进行“联想”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