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前,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繁杂、琐碎、过多、过密,且不得要领的现象尤为严重.有的老师甚至把“启发式教学”误以为就是“一问一答”。认为嚼得太碎则淡而无味,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多年的实践,我悟出了解决以上难题的一剂“良药”——网纲效应。所谓网纲效应,即用一、两个融科学性、典型性、实用性于一体的问题,贯穿全文教学的始终,真正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现列举几例,以求抛砖引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六年制第八册《倔强的小红军》,讲述的是长征途中发生在一个小红军和陈庚首长之间的催人泪下的故事。教学时,如果能体现“读是明理、同频共振、赏读悟情”这一思想,阅读教学的理想境界是不难达到的。  相似文献   
3.
活动设计说明 :在每单元学习之前 ,通过这样的活动课 ,组织学生预习本单元教材内容 ,明确学习目标 ,调动多种感官 ,开辟各种渠道让读写走入火热的生活 ,把生活引进读写大课堂 ,切实把学习语文变成学生的需要。我们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 ,对单元学习内容进行有目标、有重点的整合、处理 ,完成“导读”、“读写例话”、二至三篇讲读课文的细读任务以及阅读课文的学习任务。下面笔者以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语教材第四单元课文为基础 ,根据“注意事物的联系”这一单元训练重点组织活动。一、活动目标 :1 以“活”的内容 ,调“动”学…  相似文献   
4.
顾团 《现代教学》2006,(6):10-10
教育技术发展到今天,教师已经习惯了“黑板+粉笔+多媒体”的课堂教学,在这样的环境下,板书设计这一教学基本功还需要重视吗?多媒体课件是否可以完全取代传统的黑板板书?能香将黑板与多媒体有效地结合起来?看了下面几位教师对板书的讨论,相信大家会豁然开朗。[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好的课堂应变游刃自如,左右逢源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这就要求执教者把握课堂教学之“本”。这个“本”是指:每课书的教学目标。即①教给学生哪些知识;②培养学生哪些能力;③进行哪些训练;④进行哪方面的思想教育。把握了这个“本”才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应变才能“成竹在胸”。  相似文献   
6.
近来,听了不少低年级识字课。每听完一节,大家都觉得课教得不错,但是听者却感到非常累,学生们也觉得特别疲劳,就连教者也精疲力尽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我认为要想改变这一状况,教者必须重视课堂教学的音响美。设计教学程序时,我们应考虑到动静相配,调动孩子们的多种感官交错参与学习活动,强化他们的识记。上课时,教者要合理地利用自己的语调,控制、调节学生齐读或个别读的音高。我们不能认为孩子的读书声音越大、越高,就越有精神。作为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