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 1、本文选自《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发表于一九四二年九月七日。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二年,正是我国抗日战争期间极端困难的两年。为了克服物质困难,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党中央提出了精兵简政的政策。由于某些地区的同志对这一极其重要的政策精神领会不深,执行不够坚决,毛泽东同志及时发表了这篇文章,对精兵简政的重要意  相似文献   
2.
千锤百炼铁成钢,反复雕琢出华章.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是作文的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那么如何修改呢?简言之:"辨症施术"四个字.说得明白一点,就是文章写好后,反复认真地阅读几遍,从主题、题材、结构、语言四个方面进行检查、琢唐推敲,诸如中心是否明确集中、材料是否精当、记叙是否具体、详略是否得当、结构层次是否清楚、用词是否妥当、语句是否通畅,以致标点、格式是否正确,有无错别  相似文献   
3.
目前,见之于报刊的关于《柏林之围》的主题的概括,大抵有如下几种: 一、“小说通过这个悲剧故事,刻划了儒夫上校两代人的鲜明性格,揭示和歌颂了法国人民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语文学习》1983、2、二、“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反映了普法战争中法国人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及其所遭受的深重灾难。”——《五年制高中第四册教学参考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