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地理教师应认真磨炼自己的课,将冗杂的知识点重新梳理,将教学步骤进行压缩;磨尽浮华,留下质朴,以期课堂每分钟都被有效利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树立"磨课"理念,调整教学策略 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这是众多一线教师心中的疑惑."面面俱到""多多益善",让试卷上的考点总能在课堂教学中找到踪影,这是众多教师的追求.殊不知,这样只是注重了分数的"眼前有效性".新课程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必须有磨课意识,坚持"一课三备".  相似文献   
2.
我国传统伦理道德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必须不断地延伸和拓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进入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阶段,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城市化进程已明显加快.随着各项法律、法规的陆续制订与出台,我国正从伦理型社会向法理型社会逐步过渡之中,"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新观念渐渐深入人心.而地理伦理道德的建设与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