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内容的多维度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如何实现这些评价目标,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学生发展的多元目标要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也应当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反馈学生发展的信息.而单一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很难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探索与多元的目标相一致的评价方法,建立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数学课程评价改革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包括学生课堂评价的改革,学生数学作业评价的改革,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改革等。本文重点阐述学生数学作业评价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颜桂兰 《考试周刊》2011,(17):91-92
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的建构和数学素养的养成。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了做到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在教学中我尽量利用多媒体可用图像、声音、色彩、空间等有形有声地表现教学内容,打破时空的限制,直观形象地反映抽象的客观事物,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重难点得到合理的突破。长期以来,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有效地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乐学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颜桂兰 《考试周刊》2009,(16):86-86
小学生思维活跃,常有不囿于常理的思维光芒闪现,因此,数学教师应敏于发现,着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本人着重探讨了教师如何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启发他们自己去探究问题的答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5.
颜桂兰 《教师》2014,(7):96-96
正一、借助直观,体验算理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的意识空前高涨,教师应该充当引导者的角色,精心设计学生的操作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器官,有效地组织学生投入到活动中来。如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为了让孩子们体验感受"凑十法",我充分引导孩子们用实物或学具操作,明白算理。如在学习"8加几"(以8+5为例)的时候,先在投影仪上摆上8根小棒和另一种颜色的5根小棒。8+5表示一共有几根小棒?学生感到一下子不能看出  相似文献   
6.
为了做到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在教学中我尽量利用多媒体可用图像、声音、色彩、空间等有形有声地表现教学内容,打破时空的限制,直观形象地反映抽象的客观事物,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重难点得到合理的突破。长期以来,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有效地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乐学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