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颜美娟 《教师》2013,(35):110-111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的作文教学一直处于“少、慢、差”的疲软状态。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上作文课,更怕批改作文。中职作文教学苦于没有合适而有效的方法,导致这一教学内容被有意或无意地忽视。本文试图“从片段到篇章,循序渐进…‘结合专业,或用学生…‘结合专业,或用教材”三个方面,解决学生动笔困难、害怕写作文的难题,同时为教师作文教学无从下手提供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铺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课程改革的"转型"期。新课程转变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转  相似文献   
3.
“母亲”意象是谢默斯?希尼诗文中的重要元素和有机组成部分,然而在学界却鲜有评述。事实上,希尼对“母亲”以及“母亲”这一原型意象所代表的女性因素怀有深厚的情感。有鉴于此,论文试图结合希尼的诗文,从母亲的“遗产”、“儿子与情人”式的母子情结以及“生母”与“养母”之间的张力三个角度切入,从中解读出希尼诗文中“母亲”意象的深层意蕴:“母亲”不仅是给予希尼丰厚教养遗产的启蒙之师,亦是他眷恋仰慕的心理依靠,更象征着维系家国情怀的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4.
<正>基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社会状况,鲁迅先生以批判封建礼教对人民思想束缚为出发点,创作了《祝福》这篇短篇小说。祥林嫂就是这部作品中所塑造的深受封建社会迫害而又在精神上顺从封建礼教的典型人物。该文章多次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宝贵的教学资源。祥林嫂作为小说中的主人公,经历了悲惨的人生遭遇,成为当时社会裹挟下悲剧的缩影。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祥林嫂的艺术形象构建在当代依然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透过祥林嫂个人形象的解码,可以对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历史语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