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马志兵  李东伟 《现代语文》2007,(12):126-126
2001年初中新课标颁布,2003年高中新课标颁布。新课标提出了很多新的精神和理念,在这些新的精神和理念的指引下,高考语文发生了很多变化,本文对新课标颁布以来的高考语文做了简单的分析和梳理,找出了一些变化,下面从四个方面来浅谈,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2.
马志兵 《现代语文》2006,(11):106-107
2001年的《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2003年的《语课程标准》也提心了“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较高的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吸取民族化智慧”和“尊重多样化”等人内容。作为纲领性指导性件的课程标准多次反复提到人,人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那么,什么是人呢?人就是指人类的各种现象,包括各种社会思潮和化现象。它既涵盖了政治性或思想性,也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一切属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教育因素。钱梦龙认为人性就是对学生的人格、个性精神世界的关怀,就是要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