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近几年来,如皋市在加强做好农民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增强农民转移就业的实际工作中,本着“培训主体多元化、培训服务社会化、培训运作市场化”的发展理念,成功创新了“三个联合”的农民技能培训模式,形成了对内合作和对外联合,本地协作与异地互动的多渠道、多途径、全方位的农民技能培训格局,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35.49万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5.2万人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1万人,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比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2.
做好农民转移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达文 《中国培训》2008,(12):44-45
随着我国《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农民工就业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已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热点和难点。关心、关爱农民工,并切实做好农民工的就业指导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结合如皋市农民工工作的实际,谈一点做好农民工转移就业指导工作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马达文  朱国斌 《中国培训》2009,(8):54-54,56
江苏省如皋市从创新农民工培训就业服务模式入手,不断加大“三个联合”技能培训力度,本着“培训主体多元化、培训服务社会化、培训运作市场化”的发展理念,超常思维,开拓进取,围绕农民工工作大力开展对内合作,对外联合,本地协作,异地互动,探索了学校与学校(学校+培训机构)、学校与企业(学校+用工企业)、学校与中介机构(学校+劳务基地)之间的“三个联合”协作培训新模式,多渠道、多途径、全方位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据统计,通过“三个联合”模式,全市累计培训农民135.49万人,劳务输出就业18.38万人,就地转移就业18.72万人。  相似文献   
4.
5.
"十一五"期间,如皋市先后荣获"江苏省农村劳务输出(输入)先进县(市)"、"江苏省百镇百万农村劳动力开发培训先进县(市)"、"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示范市"和"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示范市",农村基层平台标准化建设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全国就业工作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6.
如皋市本着“培训主体多元化、培训服务社会化、培训运作市场化”的发展理念,超常思维,开拓进取,围绕农民工工作,大力开展对内合作,对外联合,本地协作,异地互动,探索了学校与学校(学校+培训机构)、学校与企业(学校+用工企业)、学校与中介机构(学校+劳务基地)之间的“三个联合”协作培训新模式,多渠道、多途径、全方位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  相似文献   
7.
马达文 《中国培训》2009,(12):44-45
近几年,品牌已被广泛应用于就业服务工作,各地就业工作都在极力打造服务“品牌”,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是就业服务形象提升、就业工作知名度提高和社会影响力扩大的需要,它必将对劳动者素质提升、推动大培训,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拉动大就业和促进区域经济繁荣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2009年10月28日,江苏省如皋经济开发区举行了失地农民培训班开班仪式。这是一期以创业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班,得到了失地农民的热烈响应,共有100多人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9.
笔者就新年度如皋市如何做好就业工作,专题采访了中共如皋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周太荣。  相似文献   
10.
为期4天的江苏省如皋市村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平台人员业务培训并国家协理员(四级)职业资格考试(鉴定)考前集中辅导班日前圆满结束。全市333个行政村(居、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站长333人和兼职协理员333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