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余数是鱼尾     
由于“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抽象,不少学生在理解、掌握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听课更无兴趣。用什么办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呢?几年来我一直在琢磨这问题。有一天,我在辅导学生练习,无意间听到一位学生给另一位学生讲解:“除法竖式看起来像一条小鱼,除数、被除数是‘鱼身’,商是‘鱼头’,余数是‘鱼尾’,当‘鱼尾’比‘鱼身’小的时候,你就算对了。”那位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不一会儿,就掌握了要领。我想,这位学生的理解虽然不是很严密,甚至有点夸张,但他却充分发挥了想象力,把“硬邦邦”的知识变成了“活生生”的形象,浅显易懂,“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难点被轻松突破。另外,“鱼”“余”同音,这不正是应用了谐音法吗?这种比喻的确很贴切,如果再辅助画一条小鱼的简笔画,效果一定会更好。我到另一个班级一试,此法还真管用,多数学生很快就掌握了除法的难点,还有的学生把这个“发明”进行了补充:在写除法横式时,“鱼头”写前,“鱼尾”写后,中间用“鱼鳞(点点)”连接,除法的书写格式也就容易记住了。最后我表扬了这名善观察、勤动脑的学生。如果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体验和生活经验,并为他们创造一个可以自由想象的思维空间,学生就会迸发出让你意想不到的智慧火花,教师们也会大开...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数学练习中,为了突出数学知识的重点、难点,教师可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容易产生思维偏差的练习题,诱导学生误入“圈套”,落入“陷阱”,而后促其反思、剖析、矫正,从而更加深刻地领悟数学知识,以利于形成准确、灵活的解题技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一、设“陷阱”促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物欲横流、金钱味日益浓厚的商业社会,校园本该是不可多得的净土之一.可有关教育乱收费的现象却屡见不鲜,且不谈某些大学、某些高中的"大手笔",如今就连小学校园也在盛行"诈骗之风".种种"高招"层出不穷,现就笔者耳闻目睹的现象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4.
余数是鱼尾     
由于“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抽象,不少学生在理解、掌握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听课更无兴趣。用什么办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呢?几年来我一直在琢磨这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