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高颖舒 《大学生》2012,(Z3):136
"你可以失败无数次,但不可以放弃追求!"当我问身边的成功人士怎样度过逆境时,他们说这句话是座右铭。彼得(Peter)和同事斯特凡(Stefan)开创了一家顾问公司。我被聘到他们公司工作时,彼得仅是普  相似文献   
2.
高颖舒 《大学生》2013,(13):136-136
在海外长大的孩子.简称华二代。与我们第一代出国的人相比.他们有不一样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令人欣慰的是.不论生长在欧洲,还是在美国,华二代虽遭受众多挫折.但是他们不仅接收了中国传统的良好家庭教育.也认同了西方的正面价值观。东西方文化不断碰撞和冲突,他们却能在外积极面对西方文化,也能把正面的西方文化带回家中,感染家人。  相似文献   
3.
谈起身边的博士,真是比比皆是,尤其是女博士,更是层出不穷。先不说眼前的小女生博士,她们有才有貌,就连二十年前的女博士生活学习也是多姿多彩,在家庭、职场和社会上尽情地展示女性魅力。萍(Ping),中国豪放大姐型博士。见到萍是在一次朋友聚会上,那时,我来到瑞典已有两年。聚会上,大家举杯祝贺她拿到了驾照。萍真的是不简单,她不仅是女生,还是男生的偶像。  相似文献   
4.
高颖舒 《大学生》2013,(17):74-74
正在瑞典,上了大学,就是社会人。"断奶"——经济独立,则是成为社会人的标志。Katarina是独生子女,刚考上大学,她就向父母提出搬出家庭,独立生活。Katarina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父亲是IT公司经理,母亲是牙医。家里的经济条件不错,父母很希望Katarina能呆在家里。大一的第一个学期,Katarina勉强住在家里。住在家里有个好处——不需要付房租。可是,到了第二个学期,看到班上的大部分同学都已搬出家庭,Katarina呆不住了。她试图说服父母,却遭到反对,父母还提出可以多给她提供一间房间,以挽留她。Katarina坚决不同意,与父母"冷战"了几天,之后,与同学在市中心合租了  相似文献   
5.
高颖舒 《大学生》2014,(7):75-75
正"80岁拿诺贝尔奖也不迟!"瑞典的很多研究员都以获得诺贝尔奖为最崇高的理想,为此,他们不计时间地默默钻研着。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读研时,我发现瑞典的大学教学注重实操能力,读计算机的学生一定要花大量的时间编程;学生物的也要整天泡在实验室里。这种在实操中创新,已根植于他们的思想中。信手拈来,瑞典创造了耳熟能详的沃尔沃、爱立信、伊莱克斯和宜家等世界名牌,而科技界最高荣誉诺贝尔奖也是瑞典人诺贝尔100多年前发明的,设置这一奖项本身就是创新思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