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课堂讨论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是一种经常用到的,极其普通的教学方法.是一种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进行自我教育.来澄清一些认识问题.得出正确结论,进而提高同学的思想认识水平的有效的教学形式.具有正面灌输法无法替代的作用.课堂讨论法很普通,但真正操作起来,并不简单.要组织好一场既有热烈气氛,又达到预期教育效果的讨论课,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2.
醉酒驾驶机动车是否一律构成犯罪引发的争议,涉及我国刑法第十三条但书的司法适用问题。在罪刑法法定原则下,刑法但书不能直接作为出罪的法律依据。我国刑法但书实质上是一种与大陆法系的免责事由相类似的出罪类型。应当在刑法上明确可以刑法但书为基础予以出罪的具体情形并予以定型,从而作为出罪的直接依据。醉酒驾驶机动车在符合事先规定在刑法中的以刑法但书为基础的某种法律定型时,可以不认为是犯罪。  相似文献   
3.
4.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我国劳务输出人员的增多,他们在海外受侵害的概率也在上升,如何有效地保护我国海外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成为我国政府面临的新考验.为此,首先在国内要积极疏通劳务输出的渠道,在加强业务能力培训的同时要加大法律知识和应急事件处理能力的教育;其次,在对外方面要充分发挥我国驻外使领馆的作用,通过签订双边或多边服务贸易协定,甚至行使外交保护权等方式来保护我国海外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们彻底否定了“文革”中盛行的法律虚无主义观念 ,开始重视法治建设 ,在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的《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2 0 1 0年远景目标纲要》更是把依法治国作为建国方略提出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 ,我们的法律体系日益完备 ,法律制度日益完善 ,在法制① 上基本摆脱了无法可依的贫困状态。但在现实生活中 ,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 ,违法难究的现象仍很严重② ,这说明我们的法治之路才刚刚开始 ,万里长征才走了第一步。法律制度的完善 ,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导致一个法治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说 ,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7.
对于在什么情况下,公私财物或财产性利益才能成为敲诈勒索罪的犯罪对象,少有学者论及。但这却是认定何种行为能构成敲诈勒索罪的重要问题。一般刑法教科书论及的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区别,很少能为在司法实践中区分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提供什么有益的帮助。有必要对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区加别作更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