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魏秀红 《甘肃教育》2011,(18):87-87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
利用常规木材制片法,结合细胞图象分析系统及显微照相,对番石榴2个品种(土种、珍珠)茎次生木质部导管细胞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导管细胞均为具单穿孔板的孔纹导管;2、总体上可分为两端具尾、一端具尾和无尾3种类型的导管;3、土种、珍珠2个品种番石榴导管细胞平均长度分别为959.67±203.01μm、861.95±167.49μm,平均直径分别为210.54±64.72μm、192.59±57.97μm.番石榴不同品种导管细胞形态差异与其生长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魏秀红 《甘肃教育》2021,(4):120-121
将地域文化与幼儿主题活动深度融合,不仅仅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发展幼儿核心素养的需要。理念上,地域文化显本源;方式上,自主合作是正道;侧重上,人文滋养为长远。基于地域文化资源优势,把地域文化融合在幼儿园主题活动实践中,有利于引导幼儿实际感受家乡地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发展的内涵,激发幼儿热爱家乡、传承地域文化的情感。  相似文献   
4.
简析中国古代法律教育的功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史代论 ,通过对中国古代法律教育的教育体制、方法论、教育对象的历史考察 ,得出其完全依附政治丧失独立地位的功利性特征 ,并进一步分析功利性的成因 ,认为这与古代法律的卑微地位有直接关系 ,根源于中国古代宗法小农经济。  相似文献   
5.
当前的一些学生常常不接受教师的“关心”,究其原因是:1.当前,独生子女多,单亲家庭多,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致使某些学生产生自闭的心理疾患;2.教师的“关心”方法不当,常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学生,师生关系不平等;3.在网络时代,教师的权威性逐渐被计算机取代,教师的知识量在网络中显得相形见绌,使教师在知识上的权威地位丧失怠尽,使教师在学生心灵上的影响力明显减弱。如今有社会人士抱怨: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此话反映了教与学的部分迹象,要使教师的“关心”走进学生的心田,关键是使教育趋于民主化,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建立民主…  相似文献   
6.
读书使人明智,这关系到新一代国民素质的高低.笔者从课堂教学抓起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课外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7.
魏秀红 《甘肃教育》2011,(22):86-86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方法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8.
谈谈幼儿德育的潜移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目的、有组织的塑造幼儿心灵的活动。幼儿期是人格开始形成的基础阶段,文章主要从注重环境、德育贯穿幼儿一日生活、注重教育教学和道德教育方面的同步化几个方面阐述了潜移默化影响是使幼儿形成正确思想情感和良好品德修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