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深度学习是我国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反思性学习是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文章以教科版《桥的形状和结构》为例,探讨反思性学习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思维导图运用主题关键词、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直观有效地把各知识点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用图表现出来,契合了小学科学“逻辑性”“发散性”“综合性”“实践性”等学科特点。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实现可视化学习,引领学生思维走向,强化联想创造,帮助师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建构科学知识体系;同时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实现因材施教,以学定教,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是有效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助推深度学习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魏达宝 《新教师》2020,(3):72-73
随着小学科学新课程实施,教师在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学生概念的获得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学生面对星罗棋布、纷繁零散的科学知识,难以有效构建科学概念,得不到实质性的科学结论和思维发展。思维导图运用关键词和关键图像对信息进行概括、组织和优化,简洁而清晰地表达关键信息点的联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科学概念的生成与建构,从而提高科学课堂的实效性。一、巧用思维导图自主预习,激发科学探究兴趣几乎每一个优秀的学生都有提前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但传统的预习让学生仅仅停留在对书本知识的浏览和记忆上,缺乏思考的深度和广度,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