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教与学是教学中最基本授受关系,本文着重从两者的关系入手,分析研究了语文教师如何转变教学观念以及怎样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这两个重要问题,同时结合职校学生语文学习现状,对职校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出关键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文化历史的长河之中,地处长三角的吴文化所具有的独特开放气度,彰显着一种和谐的精神,这同吴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长期的文化沉淀所形成的吴地精神文化传统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本文主要在中西文化的交错体系中立足于吴文化的开放性以及和谐精神,将纯文化的思维运用到解读历史的过程中,感受吴文化潜在的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3.
<雷雨>这部作品让人看后有种万念俱灰的意境,该剧也让人深深的体会到西方悲剧的意味,尤其是看到亍古希腊悲剧的影子,首先就可以从题材角度来看作品受到的外来影响.<雷雨>的题材可以像它的主题一样从不同角度划分为不同题材.题材有着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题材是指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的某一方面,如"工业题材"、"军事题材"、"爱情题材"等;狭义的题材则指构成文学作品内容的一组完整的生活现象.本部分从狭义的题材角度把<雷雨>这部作品从"乱伦题材"、"反抗题材"、以及在二者基础上引申出来的"命运驱使的主仆恋爱关系题材"入手,从三个角度结合作品所受的外来影响进行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我们现代所说的吴文化,原本是指古代的一个国家——吴国(又称"勾吴"),但随着历史的演变,吴文化慢慢演变为以地理区分的"吴地"和以文化区分的"吴文化"。在吴文化世代的传承过程中,与邻近的中原文化相互融合,演变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吴国文化。在经过历史的推演,源远流长,演变成现在影响广泛的吴文化。  相似文献   
5.
鲁吟月 《内江科技》2009,30(11):54-54
本文主要论述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及人文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论述这两者在教学中的运用效果和意义。工具性是语文用于交流交际的属性,人文性是语文承我文明的属性。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既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和实践能力,同时关注语文课程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及情感熏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