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利用26路飞行磨系统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玉米象成虫的飞行能力进行吊飞研究.试验温度设置为22、25、28、31、34℃,相对湿度55%~60%,光照强度为900 lx.吊飞数据经整理得到单次最远飞行距离(Ud)、单次最久飞行时间(Ut)、单次最远飞行平均速度(Ummax)共3个飞行参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8℃时,玉米象的飞行能力最强;玉米象雄虫的飞行能力明显超过雌虫,雄虫可完成平均4 765 s连续不间断飞行,平均单次起飞最远飞行距离为649 m;雌虫可完成平均1 567 s连续不间断飞行,平均单次起飞最远飞行距离为67 m.温度对雄虫飞行能力的影响在Ut值上达显著水平.综合分析相关历史文献和试验结果,对高温条件玉米象的飞行行为的生态学意义和雌雄飞行行为的分化进行讨论,为改进危险储粮害虫玉米象的综合防治技术提供飞行行为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法律文化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其作为一个泊来概念备受人们重视,也是当前众多法律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和新课题。然而中国传统法律文明却是自我国奴隶制社会建立以来而形成并且开始繁衍存续的过程。泱泱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孕育了复杂而又系统的法律文化。进入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发展和全球化大潮打破了以往传统文化缓慢的冲突、碰撞、交流、融合的渐进式惯性,使当代中国所有文化都处于一个激变转型的状态,法律文化更是首当其冲。本文在综述中国近代以来传统法律文化的变迁轨迹的基础之上,深入揭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征,通过中西法律文化的逻辑、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差异比较,论述了当代我国法律文化重塑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