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0世纪中叶以来,现代主义课程观逐渐被后现代课程观所取代.后现代课程观更加注重课程的开放性、过程性和多元性特征,赋予课程的实践性和评价性新的理论意义,即以自组织为核心的课程目标的制定和评价体系.教师作为"平等者中的首席",与学生共同探究和构建意义世界.后现代课程观的这些理论特性推动了课程观念的变革与更新,从而消除了现代课程论中所导致的种种诟病.然而,对现代课程范式的过于否定会使课程发展遭遇一定阻碍,其良性发展需建立在对现代课程范式批判与借鉴共同进行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选取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系统(CSSCI)为数据源,检索了2009年间课程与教学论的文献1129篇,从期刊、地区、作者合作网、主题分布等多角度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利用词频分析、数据可视化等先进计量技术对该学科2009年的研究状况做了简明、直观的展示。结果显示: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发展日趋成熟,与教育技术、比较教育等教育学等学科相互支撑、交互发展,各区域在研究实力上存在不均衡现象,有稳定的专业研究机构、团队、期刊和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