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政治学学者较为忽视霍布斯的神学思想,往往以它是对罗马教会和天主教的批判为由草草了断,而且据此认为霍布斯是一位无神论的唯物主义者.著名学者渡考克认为,霍布斯的末世论神学为他的政治哲学提供了一个历史维度,因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利维坦>和<论公民>中有关上帝国的论述,以期探寻这种具有历史意蕴的神学论述的基本内容.本文认为,霍布斯区分了原初上帝国和基督上帝国,并阐明了两个上帝国中不同的权威与服从关系,而基督上帝国的权威与服从关系成为霍布斯构建利维坦的理想类型.  相似文献   
2.
21世纪头20年,我国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回答现阶段小康社会的历史方位是当前学习、研究、贯彻十六大这一精神的首要问题,本从认清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是党的重要经验,现阶段小康社会的历史方位及其起止时间这三个方面探讨了此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创造力培养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要求。高校校园文化是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它对大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合作能力等的培养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二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积淀了丰硕的成果。这场改革具有两个鲜明特点:(1)从改革方式看,是“渐进式改革”;(2)从改革内容看,是“创新式改革”。两个特点交相辉映,共同演绎出了一曲举世瞩目的华彩乐章,构造了中华民族走向传大复兴的重要前奏。充分认识和理解两个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是总结这场改革运动丰富经验的重要方面,并对于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推进整个改革开放大业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6.
江泽民同志“5.31”讲话要求加深对“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而所有制是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核心内容。因此本文回顾了党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发展,提出要正确把握公有制改革的内涵,促进公有制改革。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在谈及政治观念史时,它是一个由邓宁(Dunning)、麦基文(McIlwain)、萨拜因(Sabine)和库克(Cook)等人的理论为代表的派别林立的领域.政治观念史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其研究进展对美国学者而言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尽管世界各国学者对政治观念史的不同发展阶段均有研究,但通史性的著述从一开始就几乎是美国人的专利.邓宁的《政治理论史》(History of Political Theory)第一卷在1901年出版时,雅内(Janet)的《政治科学与伦理之关系的历史》(Histoire de la science politique dans ses rapports avec la morale)是唯一与之匹敌的竞争对手.然而,如邓宁正确指出的那样,雅内的《政治科学与伦理之关系的历史》主要强调伦理学说的发展,这正是邓宁力求避免涉足的领域.因为邓宁希望政治理论的发展更为独立,以区别于伦理学说.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头20年,我国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回答现阶段小康社会的历史方位是当前学习、研究、贯彻十六大这一精神的首要问题.本文从认清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是党的重要经验,现阶段小康社会的历史方位及其起止时间这三个方面探讨了此问题.  相似文献   
9.
黄其松 《贵州教育》2022,(23):17-1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是建设人才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作为人才自主培养的主阵地,不断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是高校应有的责任担当与光荣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政治前提出发,分析了无产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领导力量。并且在无产阶级革命成功之后,必然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执政党,这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有明显的不同。正是由于这样的不同导致了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以获得执政的合法性。同时本文在回顾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从而取得革命和建设成功的历史中用事实论证了这一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