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4篇
教育   338篇
科学研究   48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4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它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体育教学氛围有别于其它课堂气氛,它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直接感受的心理环境。教学氛围的好坏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都将产生深刻影响。现代体育教学方法越来越强调教学中各种动态因素之  相似文献   
3.
4.
新时期乡镇档案工作需落实档案治理理念,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以发挥档案在新农村发展、乡镇建设规划、决策服务、权益保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论文基于乡镇档案资源建设的现状总结与趋势分析,探析了推进乡镇档案治理共建、共治与共享的理论支撑与可行路径,为今后乡镇档案治理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黄发林 《贵州教育》2011,(18):4-6,13
一个孩子只有一个未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小学六年奠基一生,小学阶段的教育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的未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随着农村城镇化步伐的逐步加快,农村学校的发展面临着农村人口转向城镇的现状,使得学生入学人数呈连续下降趋势。如何留住学生,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学生学有所成,是现阶段每所农村学校管理...  相似文献   
6.
正"一条黑白相间的波士顿犬,居然坐在主人旁边的座位上,头钻进主人双臂之间的怀里,一会儿盯着主人手中的书页,一会儿微微侧头看主人的脸色。"1897年,波士顿开通了第一条地铁线路,成为美国最早建成地铁的城市。地铁成了这座老城的公共交通的主动脉,四通八达。老城街巷狭窄,地面交通并不畅通,高峰时段的塞车乃家常便饭,招致"车夫地狱"的恶名,也有"步行城市"之称。波士顿地铁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那些安静的默读者。几乎每一个车厢里都有人在默默看书,其中有不  相似文献   
7.
毛滂,字泽民,浙江衢州江山人,号东堂,北宋著名词人。由于史传失载,其出生年月向无确考。有人定其生于至和二年(1055),或者治平元年(1064)(见上海古籍出版社《宋词》,《文学评论》1984年第2期,江苏古籍出版社《宋词四考》),也有人定其生于治平四年(1067)(见岳麓书社《苏东坡轶事汇编》之年表)。令有所据,亦皆不足以为定论。对于自己出生时没能赶上个“盛世”,毛滂是常引以为憾恨的。他曾说:“某每自恨生之日最晚,当忠献公在朝廷时,某犹襁负于乳媪手中,盖不及识也。”(《东堂集·卷7·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大学生通识教育课的课堂参与以促进课程学习效果的改善,文章以某"211"工程大学面向非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管理学"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问卷调查,建立了大学生通识教育课课堂参与的心理动因及学习效果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目标追求、学习活力和课程态度是影响大学生通识教育课课堂参与行为的主要心理动因。因此,引导学生课程态度是促进大学生通识教育课课堂参与的关键,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是提高通识教育课学习效果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10.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作为对新事物最敏感的社会群体,社会转型对其择业行为冲击是巨大的。如何更有效地选择择业目标与手段,是大学生需要认真思考并从行动上切实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社会转型大背景下和在“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下大学生的择业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